第163部分(1 / 4)

小說:1908遠東狂人 作者:蝴蝶的出走

趙北一時有些走神。

其實,關鍵還是那個問題:平衡。

見總司令沉吟不語,王軒向譚延輳�沽爍鮁凵��費雨'遲疑了一下,說道:“總司令,張都督的意思是,如果同盟會購買軍火需用大洋一萬圓的話,那麼同樣數量的軍火,廣東可以出兩萬圓。”

趙北看了兩人一眼,不緊不慢的說道:“軍火的價錢好說,關鍵是這個原料問題,現在德國和美國雖然表示要單方面加強與湖北軍政府的商貿關係,但目前來說遠水解不了近渴,若是廣東方面能夠替漢陽兵工廠弄到足夠的原料,此事也不是不能商量。”

其實這話說得不實,僅德國商人販到漢口的原料就足夠兵工廠需要了,之所以要這麼說,一來是試探廣東的立場,二來也是狡兔三窟的道理。

“這個容易,廣東離香港近,英國商人也不會跟銀子過不去,只要有銀子,莫說是硫磺、硝石,便是兵艦也能買到。”王軒說道。

“兵艦?吹牛吧。”趙北微感詫異,想起了昨天兵工廠督辦劉慶恩對張人駿的評價。

“這個兵艦倒不是大艦,而是巡邏用的小艦,香港的船塢就能造。”

“原來如此。”

趙北恍然,也不去追究王軒吹牛的罪過,話鋒一轉,問道:“現在張都督控制得了廣東的局面麼?”

“控制得了,控制得了。”王軒連連點頭,心頭卻是一緊。

其實這話也是吹牛,現在廣東都督雖然是張人駿,可他並不是廣東唯一的一個實力派人物,一支廣西部隊也駐紮在廣東境內,那支廣西巡防營由廣西提督龍濟光統率。

龍濟光是雲南人,出身土司家族,從小操槍弄棒,是個實打實的武夫,先辦團練,後任清軍防營統領,積功升至廣西右江道,去年被清廷提拔為廣西提督,雖是署理,可實際上已是廣西的軍方首腦人物,“戊申革命”爆發後,兩廣總督張人駿宣佈“局外中立”,廣西巡撫張鳴岐急忙附和中立,而且派出一支巡防營進軍廣東,協助廣東防備福建同盟會部隊的進攻,率領這支廣西軍隊的人正是龍濟光。

後來建國戰爭爆發,廣西巡防營不聽指揮,架空了巡撫張鳴岐,廣西遂由雲貴總督錫良控制,張鳴岐逃到廣東,向粵督張人駿請兵,張人駿當時已經宣佈“反正”,正打算派兵協助南征建國軍進攻廣西,正好就坡下驢,將龍濟光的部隊交給張鳴岐指揮,順理成章的將這支客軍禮送出境。

本來張鳴岐和龍濟光已經率軍殺回了廣西,可沒過多久錫良倒臺,同盟會和光復會共同瓜分了廣西,他們自然容不下張鳴岐和龍濟光,一面派遣革命幹部策動廣西巡防營裡的會黨分子,一面重金賄買巡防營軍官,部隊不穩,張鳴岐和龍濟光在廣西站不住腳,張鳴岐搶先一步逃回廣東投靠張人駿去了,龍濟光仗著少量可靠的部隊又在廣西呆了段日子,本打算拉著隊伍回雲南家鄉,但其所部兵丁要麼是湖南兵要麼是廣西兵,根本不願意跟著他去雲南那個煙瘴之地,都想去廣東那個花花世界,於是再三權衡之後,龍濟光心一橫,還是拉著隊伍回了廣東,也不去張人駿指定的防地,而是直奔廣州,佔據了原先的新軍營房,自稱“援粵桂軍”,龍濟光做了司令,率軍賴在那裡不肯走,而且不停的向張人駿索餉,不給還不行,不然廣州的地面就得鬧兵變。

所以,現在的“廣東王”有兩個,一位張都督,一位龍司令,兩人明爭暗鬥,誰也奈何不了誰。

其實論兵力,還是張人駿強一些,而且廣東土著都支援這個文官,如果張都督橫下一條心跟龍司令硬碰硬的話,張都督勝出的機率更高,但問題在於,如果兩人真的殺個昏天黑地的話,那麼最後得了便宜的肯定不是張都督或龍司令,而是同盟會。

同盟會之所以遲遲不向廣東發動軍事進攻,一方面是因為軍事準備尚未完成,另一方面也是存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思,指望著張人駿和龍濟光拼個你死我活,然後取漁人之利,不費吹灰之力主政廣東。正因如此,同盟會暗中資助龍濟光,他們從漢陽兵工廠購買的武器彈藥中,有一小部分直接存在了“援粵桂軍”的軍火庫裡,“漢陽造”、“滿天星”這還是普通貨色,就連那種極為罕見的迫擊炮都有,這直接加強了龍部的戰鬥力。

王軒到武漢拜會總司令,對付同盟會是主要原因,但順帶著限制一下龍濟光的勢力也未必不是次要原因。

當然,這真話是不能講的,若是叫總司令知道張都督並非是廣東唯一的實力派的話,誰能保證總司令不會兩頭下注?

雖然王軒沒講真話,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