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大總統趙北根據憲法賦予的權力,正式簽署了一項總統令,宣佈東三省和內蒙地區進入“緊急狀態”,實施軍事管制,以便為“暴風雪行動”和“獵狼行動”的順利展開保駕護航,而根據相關的憲法條文規定,在“緊急狀態”下,總統可以直接干涉內閣事務,所有政務必須為軍事行動提供方便,如此一來,議員的視線就被轉移到了軍事行動上,而且由於聯合陣線控制著國會多數席位,即使彈劾案提出,也絕對通不過一讀。
其二,就在剿匪行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一場隆重的婚禮在總統府舉行,民國大總統趙北先生與韓翠旖女士正式結為夫婦,這是一場雖然簡樸但卻讓人印象深刻的婚禮,參加婚禮的不僅有社會名流、政府高官,更有各國駐華使節,除了日本公使沒到場之外,各國駐華公使均到場,東交民巷使館區也破天荒的鳴響了二十一響禮炮,而在政宣委的策劃下,在婚禮的當天,整個北京城一直處於亢奮狀態,而在這一天之後,幾乎所有的報紙都在關注這場自共和時代以來最為讓人津津樂道的婚禮,對於多數國民來講,內閣總理是否保留根本就比不上這件事情重要,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去做什麼內閣總理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這才是多數國民最關心的事情。
在這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內閣總理撤消案”就這麼突然無聲無息了,雖然許多議員不甘心,可是他們也沒有辦法,經過最初幾天的忿忿之後,許多原本持反對意見的人也放棄了原來的主張,或許《先鋒日報》那位特約評論員說得好,現在的中國,確實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取消內閣總理的設定,對於提高工作效率非常有幫助,反正內閣總理也是要向總統彙報工作的,那麼,何必要多此一舉呢?
但是在另一些人看來,這是歪理,必須予以批駁,而黃興和熊成基就是這些人裡的代表,也是領袖人物,今日他們過來跟楊度說話,也正是為了此事。
第486章 內閣總理撤消案(下)
在撤消“內閣總理”的問題上,對於黃興和熊成基的立場,同為國會議員的楊度完全清楚,此時見黃興問起他對“內閣總理撤消案”的看法,便也毫不掩飾自己的立場。
“對於‘內閣總理撤消案’,楊某非常贊同黎議長和湯議長的看法,我國行政效率太過低下,尸位素餐之輩佈滿朝堂,如此局面之下,政府如何才能順利展開工作?所以,依楊某之見,這內閣總理的撤消是好事,有利於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由總統直接監督內閣工作,這也符合總統制的精神,既然總統能夠將公務處理妥當,又何必疊床架屋的設定一個內閣總理呢?”
楊度的話讓黃興和熊成基連連搖頭,雖然他們知道楊度一向主張“君主立憲”最適合中國,可是現在既然已經確立了共和制度,那麼,所有人都有資格來保衛這一制度。
熊成基這一次沒有謙讓,楊度說完之後,他便接了幾句話。
“楊秘書長,你這話說得不對吧。設定內閣總理,不僅是為了方便協助總統處理公務,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內閣總理是內閣的首腦,負有監督內閣之責,同時也負有糾正總統錯誤決策之責,現在就這麼如此隨意的撤消了內閣總理的設定,那麼以後萬一總統做出了錯誤決策,由誰來提醒糾正呢?各部總長你幹你的,我幹我的,不能掌握全域性,自然也不可能看出總統決策是否穩妥。”
楊度笑了笑,說道:“味根這話看似有些道理,然則仔細一想,卻又似是而非。別的話我就不說了,我只問一句,自從革命之後、共和之後,趙振華可曾做過什麼錯誤的決策沒有?你們之中,又有誰曾經糾正過趙振華的決策?”
這話問得過於刁鑽了些,黃興和熊成基都無法回答,也確實無法回答,因為趙北確實沒有做出過什麼重大的錯誤決策,有些起初看似錯誤的決策,到了最後卻被證明是深謀遠略的戰略佈局,比如說九江通電策反袁世凱,比如說向德國靠攏以換取援助……趙北的種種決策,從來就沒有給己方陣營造成過什麼損失,或許有些小的政策存在偏差,但是瑕不掩瑜,作為一名領袖,趙北是完全合格的,他的戰略眼光無人能及,這一點,黃興和熊成基都非常佩服。
但是佩服歸佩服,人畢竟是人,不是神,現在正確,未必將來也能一直正確下去,更何況,所謂的“憲政精神”講究的就是一個權力的制衡與控制,當初宋教仁也是這麼主張的,黃興出身於同盟會,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至於熊成基,根本就是宋教仁的關門弟子,如果不瞭解什麼是“憲政精神”的話,他也不會繼承起宋教仁未完成的憲政事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