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玉麟。
“二虎,備些老山參、好貂皮,再選些好馬,帶上五百弟兄,咱們去山海關。吳俊升那個傢伙別的本事沒有,這溜鬚拍馬的本事老子是比不上的,就是不知道如果老子做了東三省總督,他會不會來巴結老子?這年頭,還是得找對靠山。”
第445章 下馬威(上)
山海關,南關火車站。
由於關內外鐵路就從山海關經過,而且山海關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無論是否處於戰爭時期,這山海關的防務無論如何也是不能放鬆的。
明末清初,八旗鐵騎就是從山海關南下的,可以說,滿清王朝的建立與山海關有直接關係,對於滿清王朝來講,山海關不僅是一處重要的關隘,更是連線中原統治區和關外“龍興之地”的咽喉要道,控制了這裡,一旦中原形勢有變,八旗在中原呆不下去了,那麼,旗人還可以由山海關撤回關外的“龍興之地”,不至於舉族覆滅於關內。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滿清王朝一直對山海關格外重視,把守山海關的不僅是八旗中的精銳部隊,而且統率部隊的也多半是忠心耿耿的“名將”,像太平天國戰爭時期的清軍將領向榮、捻軍戰爭時期的清軍將領西凌阿等人都曾駐守過山海關,清末洋務運動興起,山海關駐軍鳥槍換炮,白銀可以買來洋槍洋炮,但卻買不來國防的現代化,一場甲午戰爭,滿清王朝所有軍事力量的腐朽以及不堪一擊徹底暴露在外國人眼前,山海關不再是穩如泰山的軍事堡壘,而變成了滿清王朝的肘腋之患,日俄戰爭之後,來自關外的威脅加劇,清廷不得不調新軍到山海關接防,試圖以此保衛距敵咫尺的京城。
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