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4 / 4)

星圖,林洛然想要真正煉器,單靠“劍之總綱”和簡單的防禦陣法並不足夠。

她得結合參悟星圖的感悟,琢磨屬於她自己的陣法。

掌握了本質,才能配合五行,任意變幻陣法的功效。這條路或許很漫長,但林洛然得踏出第一步。

第三百六十三章 星圖和信徒

在我們所居住的太陽系,很多人都知道它由八大行星組成,再細問呢,多一個地球的衛星月球。

實際上廣義的“太陽系”,除了最中心的太陽和金、木、水、火、土、地球、天王、海王這八大行星,彗星和星際塵埃,還佈滿了小岩石組成的行星帶,被稱作柯伊伯帶的第二個小天體區。在柯伊伯帶之外還有荒島離散盤面,太陽圈和依然處於假設的奧爾特雲。

林洛然的天文知識來自於早年讀書時,她印象中的太陽系,就是八大行星環繞太陽這個恆星轉動的畫面,當她的神識進入玉石臺階第一層背後的星圖時,第一次意識到星空的美麗,並不僅僅限於紙質書上的圖片,或者是科幻大片中的電腦特效。

它比以前看到過的所有資料更真實,更動人心魄。

星體的每次自轉,都充滿了靈性。太陽的火焰在不斷變幻,冰冷的小岩石行星帶,拖著長尾巴的彗星。甚至連星際塵埃的存在,在這幅和諧的畫卷中都蘊含一種說不出的意味。

林洛然心念一動,就能將某顆星球拉近,在恰當的距離,甚至可以看見地球上的山脈水域,能看見大小不同的環形山,平原,裂谷,盆地。這是林洛然出生的母星,她還是第一次窺見它的全貌。

而離太陽最近的水星,表面到處都是坑坑窪窪,林洛然猜測這是經過了無數次的隕石撞擊。她也是第一次知道,水星上沒有液態水的。

靠近太陽的那一面,溫度達到了400°,連鉛和錫都會融化,何況是水呢?水星也小的可憐,比木星的三號和六號衛星還小。

林洛然想起了華夏傳說中的嫦娥奔月,還拉近了月球仔細檢視。都是沙礫,和大小的環形山,她連兔子毛都沒發現一根。

星體為什麼要按照這樣的軌跡轉動?是科技文明所說的質量、距離、引力的原因,還是可以看做是,星星們本身就蘊含有一種力量呢?

像她偶然曾摸到邊的“光之矢”,林洛然射出箭矢能感覺到自己觸控到了太陽的力量。

像開啟百慕達密境那晚,三角洲上空特殊的天象。

更有她親眼所見的,在通天塔中,巴比倫大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