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部分(2 / 4)

小說:蜀山劍俠傳 作者:西門線上

。阿童笑道:〃北極寒荒,僅烏神叟所居神峰一點奇景,並還深藏地底,此外一直未見到一草一木。此地相隔陷空島已近,仍是如此。我想繡瓊原在這酷冷的氣候中,也未必有甚好景緻呢。〃話未說完,金蟬笑道:〃小師父,這話不然。

我見最前面似有一圈青色天空,天也比這裡高得多。這些高山俱向那裡環抱,焉知山環裡面不有靈奇之境呢?〃烏神叟說的島宮上下靈境,易靜、癩姑原未及向眾詳說。見二人爭論,癩姑笑道:〃這裡離陷空島還有七八百里哩。蟬弟神目透視雲霧,所見青天下面奇景甚多。前面山高遮眼,你怎能夠看出哩?〃阿童道:〃還有七八百里麼?這麼遠的途程,要走多少時候才到?〃易靜介面道:〃我們有求於人,又是老前輩,自然須誠敬些。我們步行,又與常人不同。冰雪上滑行過去極快,至多三個時辰也就到了。這條路我雖未走過,但舊遊之地,我還記得。大約走上前面冰原,越過右方橫嶺,見到海水時就差不多到了。〃

眾人本在冰谷之中滑行飛駛,其實這一片盆地並非冰谷,當初原是與前面高山相連的大片冰原,經過地震所陷的冰窟。因地太廣大,四外冰原又高,人行其下,看去四面俱是高崖環聳,無路可通。等滑行到了盡頭,提氣上升,到了上面,眼前豁然開朗。只見冰雪漫漫,除去路高山危崖而外,下餘三面俱是平坦冰原廣漠,一片白茫茫,直到天邊,萬里無垠,氣象雄渾已極。眾人略一觀覽,便往前急滑過去。剛越過高山前面的一條橫嶺,便聽遠遠濤聲拍岸,清晰可聞。遙望右方碧波天際,海灘上時有白點移動,知是海鵝、白熊之類北海特有生物,在彼遊行馳逐。山勢自右側冰谷來路起,越往右,越往前彎,離那海面將近,越變得兇,並不與海相連。

易靜知道陷空島是萬山環抱中的一片裡海,水源雖是相通,海中門戶已吃封禁,仍須由陸路始得過去。烏神叟又有此行不可過速之言,舊遊之地正在前面,反正繞路不多,想領這些師弟師妹侄兒等一開眼界,便率眾人往向海一面滑去。還未走近海灘,路上便見那比人還高一倍,又肥又壯,通體白毛如霜的北極冰熊。前額長毛披面中,紅光閃閃,隱現一對大而且亮的紅眼。三三兩兩,人立而行。再往前去,冰熊愈多。有一片較高的雪地上,站滿不少冰鵝,身比常鵝略高,紅睛烏嘴,延頸直立,行動敏速。因生息在北極海濱荒寒之區,自來未遇人類,所以見了生人,全無心機,馴善已極。此外還有寒獺、冰犬之類,多是千百為群,身上皮毛油光水滑,鮮明可愛。不時又見海中巨鯨噴水為戲,水柱突湧,直起數十丈,此起彼落。數目沒有初入冰洋所見魚群之多,但較沉靜。忽然巨物山立,冒出水面,一會又沉下去,出沒無常,時隱時現,狀殊暇逸。餘如冰蛇、海馬、巨蝦、人魚之類尚多。金、石、阿童、英瓊四人俱是初次見到,互相指點笑說,稱奇不置。英瓊道:〃想不到連我們不運用玄功真氣,差一點都難忍受的北極酷寒之地,竟會有這許多生物,可見造物之神奇偉大了。〃阿童道:〃這種吹氣成霜的苦寒天氣,海里會沒凍冰,也真怪哩。〃易靜道:〃你們只見這裡奇怪,到了繡瓊原,還要叫絕呢。

自來物極必反。極陰之中,必伏有真陽;極陽之中,亦必伏有真陰。海水並非不凍,何況又有萬千裡冰原雪嶺,時常不免崩裂,滑向海裡。只因這裡已離北極盡頭之處不遠,由陷空島起,到前面那一段,千餘里海面,正是北極地軸的起點,隱伏純陽,又當北極磁光返照之處,所以終古海水不凍。往回路走,便成冰海了。〃

眾人且談且行,先向半山半海之處斜駛過去。離海約有百里,易靜忽引眾人改向北面。行不多遠,便到那大半環連嶺之下。只見入口之處,雙峰對列,犬牙交錯。中現一條峽谷,谷徑往後斜行,作〃之〃字形。進約十餘里,俱是冰雪佈滿。行約二百餘里,才把〃之〃字形的山徑繞完,地勢忽然平展。到一參天危崖之下,那崖壁立兩三千丈,通體如削,與左右高山相連,寬約百丈。下有石門,十分高大,石黑如墨,溫潤堅瑩,無殊玉質,氣象越發雄偉。眾人一路行來,到此方見石土。回顧來路〃之〃形谷徑,由入口起直到盡頭,寬窄如一,冰崖石壁,俱作梯形橫立,異常整齊。方始省悟當初並無谷徑,乃主人以法力開山鑿成。繡瓊原全仗四面高山環繞,寒氣不能侵入,所以氣候較溫,景物獨勝。惟恐谷徑一開,到了下半年,北極寒風冷氣循徑侵入,故把谷徑開成〃之〃字形。又在谷盡頭,在危崖之下開一門戶,以供啟閉。沿途梯形崖壁,也必是阻擋寒風冷氣之用。到門一看,門高不過十丈,寬約五丈,頂上橫額刊有四字朱文古篆,文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