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大計,然國中官制臃腫,尸位素餐者甚,使國力漸衰,回天乏術。而今求賢得士,務使賢不遺野,今上勵志推行新政,革新政治,圖復穆公霸業,即日起內閣改組,新設四部九司:其一、新設大秦內政部,主司國政,上大夫甘龍領任部長。其二、新設大秦外交部,主司對外邦交,長史公孫賈領任部長。其三、新設大秦國防部,主司舉國軍務,左監國公嬴虔領任部長。其四、新設大秦商務部,主司舉國公私商貿,右監國公嬴渠梁領任部長。四部之下,分設內政部下屬之民政司、財政司、律法司,外交部下屬之外事司、禮賓司,國防部下屬之軍備司、國安司、公安司,商務部下屬之外貿司。以上各司司長人選未定,諸位可研讀各部司官制文,瞭解各司職責所在,可舉薦賢能任事、亦可自薦!”
黑伯讀罷,除甘龍等一早便知這改組詳情內容之外,滿朝數十大臣皆是愕然一驚。
新政!新政!
新政這東西實際上早在獻公時便開始在秦國動手,可搞了二、三十載,依舊還是換湯不換藥地老調子。秦國官制若說臃腫,可就是一件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話:大秦掌軍的是左庶長,掌政的是上大夫,掌財賦的是中大夫,掌官吏任免排程的是少大夫、搞邦交地是長史、搞情報的是內史,其餘職務都是閒職,何處需用人手便調派何處。
秦國在冊官員總共也就不到五百人,如果詳加算來,以秦國人口綜合秦國的土地面積和行政區域範圍等因素來計算地話,秦國的官吏對百姓的比例可謂是相比山東六國來說是最低的。就以齊國來計,齊國此時的官民比例近乎一千比一,既一千個男丁(女口不計)才能攤到一個官吏,而秦國的官民比例按照吳狄的草算,赫然是三千比一。
既每三千個可以提供賦稅和徭役地男丁,才供養一個官吏!
一個縣衙,十個衙役一個官,在很長一段時間是中國最基層地行政管理結構。這種設想,當然不是意味著行政管理分工越粗越好,但是即便在漢代全國人口進入五千萬的時代,西漢時期官民比例還是1:7945(此時已經計算女口),這就意味著整個國家的官員總數不超過6500人。如果再按照漢代全國103個郡國的行政區的劃分,那麼平均每個郡(國)也只有60幾個人,據記載,漢代的大郡。官員總數不過百餘人,但是人口卻超過十萬。
這種記錄隨著歷史地發展而逐漸發生了變化,唐高宗時中國的官民比例達到了1:3927,即3927個人養活一個官員,元成宗年間,這個數字改為1:2613。明神宗時代這個數字大約是1:2299。今天我們所能夠尋找到的歷史記錄中,康熙年間地官民比例大概是最高的,約為1:900。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後世。官方給出地官民比是1:198,非官方學者統計出來的資料卻是1:18!
1:18這個資料看著確實有點嚇人,可想想看光是某黨便有七千萬人了,更何況還有每年以數十萬計地公務員在魚躍龍門!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每個王朝地官民比例總是在不斷加大。究其原因,首先是中央機構設定的增加,由於歷史上封建王朝中央集權制度地不斷發展和加強。中央機構也在不斷增加和改革。秦漢時期的三公制度。到隋唐時代的三省六部制度,再到明清時代在六部基礎上又增加了內閣、軍機處這樣的中央樞密部門,機構逐漸增加使得中央機構越來越龐大。而除了工作任務劃分越來越細之外,中央集權體制下對於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監督和制約,也推動了新地部門設立和發展,增加了用人總數。
眼下秦國銳意變法,自然不能遵循落後地古法,並且也不能太過寡恩刻薄,將老臣們踢出局外。所以最好的辦法,便是擴大官吏人數,細化政府部門職能,擢升老官吏的同時也預留出大量空缺給士子們。
因此,無敵的四部九司政府機構改革令一下。群臣都自琢磨起來。隨著黑伯宣讀完畢。便有侍者將有各部架構、人事編制,司職任務、規章制度等相關資訊的竹簡抬到了議政堂的中央。直接堆成了一座竹簡小山。
未待眾人取讀,老甘龍竟是顫顫巍巍的站將起來,指著那座竹簡堆成了小山駭然問道:“敢問君上,此等規章,乃是君上一人所著?”
“正是!”無敵點頭,群臣見狀大駭。
無敵天降歸國,距今不過十日,如說無敵歸國之前便做好了此等規章,別說眾臣不信,便是去街面上喚個幼童稚子怕也難信。可是,不論這規章如何,只在十日間便能謀思出這聽上去挺像回事的“四部九司”新政,並且列撰出各部各司的章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