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到,身背聖旨,大眾跪接,進關來至總鎮府堂上,當中焚起香來,大家跪聽讀旨。那鄭天龍取出聖旨,立在正當中,高聲宣讀旨意,大要是催戰不準遲延,全無一句哀憐戰士之意。也不問勝敗何如,但促出兵交戰。狗子宣過了詔書,常爺聽罷,只氣的目瞪口呆,胸中有萬分說不出的苦處。
年老之人,邊關勞碌,本是虛極,強打精神,盡忠保國,朝廷不但不體貼,反下旨申飭。近日兩三次用兵,殺敗番兵數萬。昨日方才奏聞,如今反下此旨意催促,焉有不氣之理。登時氣壅痰阻,跌倒在地。眾人一見,吃驚不小,忙扶起來,抬至後帳床上睡下。那知竟一言不發,嗚呼哀哉了。
欽差見常爺氣倒,也不吃驚,即向徐霍二人細問近日交戰情形。徐霍二人,才將三次用計,大敗番兵,殺死他數萬人,而今擬添調人馬,就要攻營;誰知常元帥氣死,此事只好快請那呂先生計議。左右之人,連忙向裡請到呂公。那呂公聞聽常爺氣死,一言不發,但說要去後帳看視,元帥可還能救得活。眾人聞言,跟隨呂公來至後帳。但見常爺已死在床上,口眼全閉。呂公摸了一摸,身上冰冷,看來是萬不能活的了。呂公遂放聲大哭,道:“元帥赤心為國,虛已求賢,如今死在這裡,我還活著做甚?地下相從罷。”說善,一頭碰去,眾人不防,欲攔已來不及了。只見碰在庭柱上,滿面鮮血直流,腦漿進裂,倒地身亡。
這一來,眾人失聲號啕大哭。登時帥府堂上,但見人人捶胸頓足,哭的難解難分。資訊傳出,三軍皆知,兵心更是慘。也不遵號令,三軍都往內走,一齊來至常呂二公屍前,跪下號哭,哭聲振天。有的說欽差逼死元帥與呂先生,有功不賞,那有這樣昏君,不如大家反了罷。
徐霍二公見此情形不好,忙向三軍道:“這是聖上不知二次勝仗,才有此旨。今日常呂二公雖死,天子必定加封他二人官職。你等若這一變亂,萬一番兵乘此攻城,你等豈不害了一城性命。你等鼓譟,原是公心,如真要叛逆,快將我二人殺了罷。”三軍聞言,齊聲痛哭道:“我等焉有反心,實在痛惜元帥呂公死的可憐。既然徐大人霍大人如此說,我等各歸隊伍,保守城池,專聽天子命下,或派人前來退敵,我等都昕令就是。這欽差萬不能容,必須將他殺了,摘心祭奠元帥呂公,我等才服。”
徐霍二人道:“你等又弄錯了,這是天子旨意,與欽差何干?常呂二公之死,乃年高數終,就是旨意,也並無傷觸元帥,不過催戰,你們為何要殺起欽差來了?”眾軍士曰:“那欽差是鄭老奸賊狗子,他倚勢作威,如何容得?”徐霍二公又再三分辨,三軍方才退去。
但見滿城百姓,家家泣哭,人人穿孝,情願備棺木與二公入殮。是夜,將二公入殮,棺木停于帥府。欽差嚇的死去活來,拉了徐霍二公,止叫救命。徐公想:只有放他逃走,方可保得性命。天龍又怕路上有人截殺他。
還是傅總鎮想出一條計,令徐爺親自送他回京,也好在駕前將常呂二公事蹟表白一番,再請天子另派大員速來進剿,遲則番兵養復銳氣,又不易取勝。關城現有末將與霍老將軍及四家國公一同保守,諒無妨礙。但欽差須要喬裝混在家將隊中出城,方保無事。
那天龍聽了傅公之言,如逢恩赦,急急忙忙改扮做家將模樣。徐爺告訴將眾一番,要親自入都面聖,好細奏常呂二公功績,兼請朝廷另遣大將為帥。次日五鼓,動身帶領十數名家將,各人乘馬出關,往京師而去。鄭天龍混在其中,逃了活命。走了二日,三軍方知,也只得罷了。那常呂二公靈柩,大家商議暫行抬至一個廟中停放,等聖旨下來,再搬樞回京。
其時有半月並未交兵,霍爺與傅公四將商議,派了幾名精細兵卒,出關繞道往番營探聽軍情,這且不表。
再說番營中,番王打發帶傷人馬回國,再添調番兵。那日見尖山上面有人窺探,番王又恐中計,置之不理。一連半月,並不攻城,也不見城中發兵交戰,番王與元帥商議,要探聽明兵訊息。差了一百名精細番兵與偏將一員,叫他裝扮做山中百姓模樣,從尖山小道,四面分頭打探軍情。
天意湊巧,行至半路,碰見了關內探事軍卒三人。番兵有十餘人,兩下見面,各人追問來歷。番兵倚仗人多,竟將這三名軍卒拿下,推擁回營,稟告番帥。那索元帥升帳,將三名軍卒帶上來盤問。那軍卒推是百姓,搜他身上,搜出腰牌,抵賴不過,方說出是奉令探事的小卒。
那元帥用好言騙他,叫他實說現在關內如何舉動,小卒不肯說。後來威嚇於他,要殺要燒。小卒無奈,盡情吐露真言。把呂公與常爺氣死,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