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1 / 4)

小說:曹操秘史 作者:千頃寒

,自己可以穿鞋,而且可以佩帶武器,這就是“劍履上殿”。

這種無聊的形式主義卻是那時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獲得這些殊榮的人定然是人臣之極,縱觀整個中國古代歷史,擁有這些特權的人並不多。

獻帝同時下詔,割河內郡的蕩陰、朝歌、林慮三縣,東郡的衛國、頓丘、東武陽、發乾四縣,鉅鹿郡的癭陶、曲周、南和三縣,廣平國的任城縣,趙郡的襄國、邯鄲、易陽三縣,以上共十四個縣,都歸劃魏郡管轄(以益魏郡)。魏郡原來已有十五個縣,已屬大郡,現在轄區的縣有二十九個之多,成為天下第一超級大郡。

這件事應該是在曹操主導下進行的,其背後一定有著更大的深意。果然,這一年十月,擔任丞相府參謀長(軍謀祭酒)的董昭突然提出了一項建議,攪動了鄴縣和許縣兩地的政壇。

作為曹操事業矢志不渝的追隨者和最堅定的支持者,董昭多次在關鍵時刻為曹操立下大功,深得曹操的信任。作為非汝穎出身計程車人,董昭地位雖然不是特別高,但在曹操心目中他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

董昭的建議是恢復秦漢之前的五等爵制(宜修古建封五等),由天子封曹操為魏公,同時賜曹操九錫之禮。

五等爵是指公、侯、伯、子、男五種等級不同的爵位,公爵為最高,男爵最低。在秦漢以前實行的就是這樣的爵位制,它們都是世襲的,有了爵位才能被稱為貴族,享受不同的特權。

世襲制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能獎勤罰懶,有點吃大鍋飯的意思。到了秦朝,為鼓勵大家英勇作戰,世襲制被改成了軍功制,爵位不僅可以世襲,也可以依靠軍功取得,同時爵位還被細分成為二十級。這一招很管用,士兵們在戰場上不怕死,心裡就是有這個東西在支撐著。漢朝因襲秦制,爵位同樣分為二十級,最低的一級也就是第一級叫公士,第二級叫上造,到第十九級時叫關內侯,第二十級也就是最高的一級叫徹侯。

漢武帝劉徹當皇帝后,為了避諱,改“徹侯”為“列侯”。列侯又分為三個等級:亭侯、鄉侯和縣侯,一般來說,爵位到了縣侯這一級,也就到頂了。

與秦漢以前爵位制不同的是,漢代的爵位沒有“公”這一級,卻有“王”,在春秋戰國時代,“王”是唯一的,即周天子,周天子之下有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等這些“公”。秦漢以後有了皇帝,皇帝之下雖然沒有“公”卻有“王”,“王”之下是二十級軍功爵位。

說起來漢代爵位體系更豐富,等級更多,但為什麼還總有人想變回去呢?說起來,這都是劉邦弄出來的事。

劉邦當上皇帝后開始封了不少異姓王,如楚王韓信、趙王張敖、韓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燕王盧綰、長沙王吳芮等,但好景不常,除長沙王吳芮外其他人都先後攪進叛亂而被殺。劉邦後來明白了,敢情打江山需要眾人拾柴火焰高,而坐江山卻有強烈的排他性,於是在晚年搞了一個“白馬盟誓”,約定“不是劉家的人不得封王,沒有功勞的人不得封侯。誰不遵守這個盟約,天下人共同征伐他(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這樣雖然為劉氏子孫辦了一件好事,但卻斷了其他人向上進步的希望。比如說曹操,無論軍功還是實力,放在漢朝初年一點都不比韓信、彭越差,但也只能被封為列侯。

這就是董昭提議恢復秦漢以前五等爵制的背景。不是那一套辦法更好,而是現行的這一套太不行,透過恢復五等爵制,等於廢除了漢代的二十級軍功爵制,進而推翻劉邦訂下的“白馬盟誓”。

但是,這不是小事,它要動搖三四百年來漢朝的國統,在當今天子事實上已形同傀儡的情況下,這更是一個極度敏感的話題。

在董昭的建議裡還有一項內容,就是“九錫”,這一套東西更為複雜繁瑣,但又更讓人趨之若鶩。

這裡的“錫”不是元素週期表上“Sn”表示的那種金屬,而是一個通假字,它通“賜”。“九錫”就是天子賜給諸侯、大臣以及有特殊貢獻的人的九種器物,用來表示禮遇或特權,具體說其實是九種禮器,分別是車馬、衣服、樂、朱戶、納陛、虎賁、斧鉞、弓矢和鬯,是古代。

這九種禮器都很特別:車是特製的,分別叫“金車大輅”和“兵車戎輅”,用八匹黃馬來拉;衣服是“袞冕之服”,配套的有叫“赤舄”的鞋子一雙;樂器裡包括定音和校音的器具;朱戶是允許自家住宅裝修紅漆的大門;納陛是進宮殿時可以走特別鑿出的臺級,類似貴賓通道;虎賁是天子的衛士;弓矢包括特製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