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3 / 4)

小說:曹操秘史 作者:千頃寒

城裡本來就快撐不住了,現在又泡在了水中,更是雪上加霜。好在是夏天,要是換成冬天,不知道情況又會糟糕到什麼地步。即便如此,城裡的人也餓死了一半以上。

但城裡仍然拼命死守,袁軍的戰鬥力看來也並非不堪一擊。轉眼到了秋天,形勢對城內的袁軍越來越不利,在冀州北部一帶活動的袁尚也拼了,率領一萬多人前來救援。

袁尚想最好城裡和城外能聯絡起來,以便統一行動,這樣就得有人冒死入城傳遞訊息。但此時曹軍圍城很嚴,要想順利進城,之後再順利從裡面出來,幾乎不可能。

袁尚跟他的辦公室主任(主簿)李孚商議,李孚想了想說,派個一般的人去也不頂事,不如讓我去吧。李孚雖然不是什麼大人物,但他真不錯,硬是憑著智慧和膽量順利地到已被曹軍圍得像鐵桶似的鄴縣走了一趟,不僅出色完成了任務,而且自己以及隨行的人都毫髮無損。

李孚字子憲,鉅鹿郡人,他自告奮勇冒死進城,袁尚問他需要準備些什麼。李孚回答:“聽說曹軍圍得很嚴,人多了反而容易被察覺。我帶三名騎兵就行了。”李孚挑選了三名騎兵,備好乾糧,騎上快馬,卻不攜帶武器,他們先來到鄴縣北面一個叫梁淇的地方,砍了三十多根問事仗捆好了放到馬上。

問事杖是軍中執法官所持之杖,大概是用來懲罰犯錯士卒的。李孚他們又在著裝上打扮了一下,裝得像個曹軍的人,之後趁著夜色來到鄴縣城外曹軍大營附近。

到晚上八點(一更半),天已經黑透,李孚他們就大模大樣出來,自稱是執法官(都督),進到曹營,大模大樣地在曹營裡逛來逛去,每到一處都大聲呵叱曹軍士卒,有的還用問事杖就地處罰。

李孚他們甚至摸到了曹操大帳的附近(遂歷太祖營前),仍然沒被識破。他們再向南走,從南面又向西,最後來到營門前,又故伎重演,對守門計程車卒一頓訓斥,還把他們綁了起來,之後開啟營門,上馬疾馳,一口氣奔至鄴縣城下,大聲呼喊,城上有認識李孚的,趕緊吊下繩索,把他們拉了上去。

城裡的人見到李孚等人後歡聲雷動,李孚迅速與審配交換了情況,約好了下一步共同行動的訊號。

城裡的人被圍了幾個月之久,此時終於盼到了援軍,不禁悲喜交加。

曹軍士兵發現有人闖營而過,立即報告曹操。曹操說:“他們不僅要進去,肯定還要出來。”

李孚把事情辦完確實要出城,但外面圍得很緊,進來已不容易,想出去更難。李孚想了一個計策,他對審配說:“現在城裡糧食少,老弱之人在城裡沒有什麼用,不如把他們放出城去以節省糧食。”審配同意,於是在城裡集中起好幾千老弱之人,讓他們都手持白幡,從三個城門同時出城。打出白幡通常意味著投降,圍城的曹軍一看那麼多人從城裡湧出來投降,紛紛上來檢視情況。在這幾千人裡,就隱藏著李孚等人,他們隨著大家出了城,又趁亂向西北方向突圍而去。

有人又報告了曹操,曹操笑道:“看看,讓我說對了吧?”

曹操明白,那幾個進城又出城的人是袁尚派來的聯絡員,現在他們已經約好了行動方案,馬上就會有所行動,必須密切關注城內外敵軍的動態。

李孚見到袁尚,報告了城內的情況,袁尚決定立即行動,向鄴縣進軍。

聽說袁尚大軍朝鄴縣方向開來,曹軍大部分將領認為不如放過他們,避開鋒芒,然後再尋找機會殲滅。這樣的想法是有依據的,《孫子兵法》裡說“歸師勿遏”,意思是說正在撤退回來的敵人不要去攔阻,因為這些人回家心切,個個都會死戰。

曹操是研究《孫子兵法》的鼻祖,對這部兵書他比任何人都熟悉。他說:“那倒也未必,這要看袁尚從哪裡來,如果是從北面的大道而來,應當避開他;如果是從西面的山道而來,我料定可以擒獲他了(若循西山來者,此成禽耳)。”曹操說得挺有把握,根本不像說著玩,弄得大家一頭霧水。

據《曹瞞傳》說,曹操派出多路偵察兵(侯者)在這兩個方向隨時打探情況,後來接到報告,說敵人走的是西邊的山道,大部隊已經到了邯鄲一帶。曹操大喜,對諸將說:“我已經得到冀州了,諸君知道不知道?”大夥不知道領導賣的是什麼關子,都說不知道。曹操說:“諸君馬上就能看到了(方見不久也)。”

曹操並不會算卦,他依據的是心理戰原理。袁尚如果是從北面的大道而來,說明他們沒有給自己留退路,來了就會決一死戰。袁尚之所以繞到西面而來,說明他想的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