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3 / 4)

小說:曹操秘史 作者:千頃寒

就有對策了,不僅反應迅捷,而且回答得恰到好處,讓曹操驚奇不已,後來追查下來,發現原因出在楊修那裡。

《世語》記載類似的事還有好幾件,其中一件事雖然可信度不高,但反應的也是這類情況。據說曹操派曹丕和曹植從鄴縣不同的城門出城,但事先告訴守門人員不予放行,以此觀察曹丕和曹植有何反應。楊修知道曹操的用意,悄悄告訴曹植說:“如果有人不讓你出城,你就把他殺了,因為你執行的是王命。”曹植照做了,而曹丕被人阻擋後就老老實實回來了。

還有一件,是說曹操某次帶兵出征,曹丕、曹植兄弟及眾人送行,曹植說了不少歌功頌德的話,詞藻華美,很有感染力,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曹丕口才不如弟弟好,有點鬱悶,吳質看出來了,悄悄對曹丕說:“不用渲染自己,只要裝出悲傷的樣子就行。”曹丕依計而行,大家一看,原來還是曹丕做事得體,曹植有點太矯情。

這件事也未必真實,考察曹操的幾次出征,要麼曹丕留守、曹植隨徵,要麼曹植留守、曹丕隨徵,兄弟倆都留守的似乎沒有,而吳質大部分時間都被曹操發落到外地任職,能隨時出現在曹丕身邊的機會並不多。

上述這些事件有後人附會演繹的可能,但它們反映出來的情況卻是真實的,曹丕和曹植之間的明爭暗鬥逐漸升級,他們身邊各有一幫人暗中相助,非要較量出個結果來。

這個結果誰都知道,那就是還沒有明確下來的繼承權。無數血的事實告訴他們,最後的勝利者只有一個,作為失敗者往往連一條活路都沒有,所以這場鬥爭一旦拉開,就無法停止,直到決出勝負的那一刻。

【五、花落誰家】

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曹操進爵魏公,加九錫,開始建立魏公國,這一年曹丕二十七歲,曹植二十二歲。此時曹操仍然沒有宣佈繼承人的意思,對曹丕而言,這相當不妙。

就在這一年,曹植被改封為臨侯,曹植之前受封的是平原侯,這個平原指的不是平原郡,而是平原郡下面的平原縣(今山東平原)。曹植改封后,雖然沒有增加食邑,仍然是縣侯,但臨(今山東臨甾)作為古代齊國國都,是青州刺史部的重鎮,不是平原縣所可以比的。建安十八年的這次改封,只涉及曹植一人,背後有沒有其它更深的用意,讓大家不由得要進行一番猜測。

緊接著,第二年曹操遠征孫權,按慣例應該由曹丕留守鄴縣,曹植等兄弟隨徵,但這一次曹操決定由曹植留守,曹丕隨徵。這一年曹植二十三歲,與曹操擔任頓丘縣令的年齡相仿,曹操臨行前專門告誡了曹植幾句話。

這個訊號就更明顯了,這趟隨徵,曹丕一定心事重重。

的確,一段時間來曹操對立誰為太子而猶豫不決,按理應該立曹丕,但曹操對他不是特別喜歡,加上他跟司馬懿、陳群這樣的人過從甚密,讓曹操十分警惕。

相比較而言曹操更喜歡曹植,他覺得曹植雖不夠城府,但比較率直,而且才思敏捷,有自己的某些特點。但如果立曹植為世子,對習慣上的嫡長子世襲制是一種突破,各方面對此有何反應曹操不得不考慮。

為此,曹操私下裡徵詢了很多人的意見,聽一聽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但結果仍然分歧嚴重。

據《魏略》記載,丁儀多次在曹操面前稱讚曹植有奇才,當他看出來曹操也有立曹植為太子的意思後,不斷給他出謀劃策(數稱其奇才,太祖既有意欲立植,而儀又共贊之)。

丁也在曹操面前使勁捧曹植:“臨侯天性仁孝,為人坦蕩,而且聰明過人,將來一定能成為傑出人物(發於自然,而聰明智達,其殆庶幾)。他還博學淵識,文章絕倫,當今天下的賢才君子,不問少長,都願意跟隨他甚至為他而死(皆願從其遊而為之死),這實在是天佑我大魏,所以才賜給大魏這麼好的接班人!”

經他這一說,曹操頗為心動,他問丁:“我確實很喜歡曹植,這個不用你來說(植,吾愛之,安能若卿言)。我想立他為嗣,你看怎麼樣?”丁自然毫不掩飾地支援曹植,甚至表明自己願意以死來保薦曹植(不避斧鉞之誅,敢不盡言)。

丁儀、丁的這些話對曹操產生了很大影響(太祖深納之)。

邊讓的學生楊俊當過丞相府的處長(丞相掾),又在外地當過太守,他素來善於品識人物,曾經在奴僕之中提攜了王象這樣的人才。曹操當時正為選嗣問題秘密徵求大家的意見(密訪群司),他也問到了楊俊。

據《三國志楊俊傳》記載,楊俊雖然分別講了曹丕和曹植的優點,但沒有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