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將軍是國之名將,劉備也有所忌憚。現在事情很緊急,非張將軍不能主持大事。”
杜襲和郭淮共推張為臨時統帥,張重新調整了部署,安好營寨,大家才稍稍安定下來。劉備想趁夏侯淵戰死一鼓作氣拿下漢中,第二天指揮人馬渡過漢水來攻營,大家都認為此時敵眾我寡,士氣也不如對手,不如在漢水邊修築工事抵擋,不讓敵人渡河。
郭淮不同意這種看法,他認為:這是向敵人示弱的做法,無法挫敗敵人。不如在離漢水遠一點的地方列陣,誘使敵兵渡河,等他們渡過一半再突然發起攻擊(半濟而後擊之),劉備必然可破。
張採納郭淮的建議,遠遠地列陣於漢水北側。劉備看到果然生疑,不敢渡河。
在張的主持下,曹軍暫時穩住了陣角,避免全線潰敗。他們堅守在漢水北岸,等待援軍的到來。
【三、滔滔漢水】
定軍山之戰一代名將夏侯淵喪命,但也成就了另一位名將黃忠的大名,同時也讓劉備的軍師法正揚名天下。
據《三國志法正傳》記載,曹操聽說了定軍山之戰的全過程後就記住了法正的名字,曹操認為劉備沒有這兩下子,一定是有高手在旁邊輔助(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看來,在曹操的心目中,劉備還是那個走投無路時投靠在他門下,又多次被他打得落荒而逃的人。但那是老眼光了,劉備顯然已今非昔比,他已經從寄人籬下、看人眼色的流浪者,迅速成長為一路諸侯。
法正比諸葛亮大五歲,他是關中地區的扶風人,既不是益州本土派也不是劉璋父子的嫡系東州派,所以在益州很不得志。法正和張松、孟達等人抱著賭一把的想法引來了劉備,為劉備奪取益州立下了首功。
劉備得到益州後,任命法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此時諸葛亮的職務不過是軍師將軍,勉強與法正平級。而法正在劉備身邊顯然更受重視,內外事務都管(外統都畿,內為謀主)。
法正這個人也有缺點,他心胸不夠開闊,史稱他“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有人勸諸葛亮說:“法正在蜀郡太霸道了,您應該報告劉將軍,對他有所抑制(抑其威福)。”但諸葛亮也無可奈何。
遺憾的是,法正再過一年就因病去世了,死時僅四十五歲,劉備傷心至極,連哭了好幾天(為之流涕者累日)。法正死後,諸葛亮在劉備集團中的作用才真正凸顯出來。
如果有法正在,也許就沒有後來的諸葛亮了。
夏侯淵戰死時曹操還在長安,他除了深感震驚之外,還意識到漢中已危在旦夕,所以他決定立即向漢中增兵,並且不按照上一次的路線進軍,改走褒斜道。
上一次徵張魯,曹操率軍先從長安西行至陳倉(今陝西寶雞),之後南下走陳倉故道,過大散關至陽平關。現在陽平關、定軍山已落入劉備之手,漢中郡的西大門完全敞開,曹操再走老路陽平關的天險已變為敵人所有。
前面介紹過,長安與漢中之間是秦嶺,巍峨的群山之間自古以來只有三條小道可供通行,自東向西分別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這些道路十分崎嶇,由於走的人少,道路損毀情況嚴重,所以上一次曹操沒走這裡,而是選擇了相對好走的陳倉故道。
秦嶺至今仍是我國南北水系的分水嶺。褒斜道的得名也與水有關,它北有斜水,南有褒水,這兩條河的分水嶺在今陝西省太白縣城東的五里坡,褒斜道大體沿著這兩條河谷穿行。
據《三國志劉放傳》記載,曹操上一次漢中返回長安時走的就是褒斜道,可能是他想親自體會一下這條著名通道的實際情況。曹操得出的結論是,“南鄭為天獄”,褒斜道是“五百里石穴耳”,說明這條道路在當時狹窄、深險並且路程漫長。
在這條道路南端有一個石門隧道,位於今陝西省漢中市褒城鎮境內,石壁上有摩崖石刻,內容是東漢漢中郡太守王升表彰楊孟文等人開鑿石門隧道的功績。這篇石刻就是在書法史上堪稱國寶的《石門頌》,後因修建石門水庫而將其移至漢中博物館。曹操一生曾三次經過褒斜道,想必作為書法家的他也曾在《石門頌》前流連過吧。
在漢中博物館還儲存有一通石碑,上面書有“袞雪”兩個隸書,相傳為曹操親筆所寫,如果屬實,它就是迄今我們能看到的曹操唯一的手跡。它原來也刻於石門附近的崖石上,據說曹操當時題完這兩個字,有人不解其意,等字刻好後大家發現,山崖邊上就是滾滾的褒河水,山澗間滿布了大大小小的石頭,經流水長年沖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