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2 / 4)

樂見北鎮久未兌現對失地農民的承諾,找到我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好好想想吧,自上任以來,你為北鎮老百姓做了什麼好事、實事?老百姓得到了什麼實惠?假如開放選舉,你能否當選?拖不是辦法。如果老百姓失去了耐心,將引發又一輪更大的危機。我不知道,你還能不能渡過危機?

我說,我是北鎮一把手。這件事不勞你操心。根據以往經驗,這件事過了春節後就會有轉機。而你,還是忙自己的事情吧。麥樂悻悻而去。

果然不出我所料。春節過後,大批農民包括失地農民為了生計,成群結隊到城裡打工去了。至於鄉下的土地,或拋荒、或流轉、或讓家人耕種。我心中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

我把麥樂找來說,看到沒有,不僅失地農民進了城,有地農民也進了城。為什麼?城裡遍地是黃金。打工一年的收益是種地收益的好幾倍。你以為失地農民真心要地嗎?要地只不過是個幌子,本意是向政府多要錢。真給他們地,他們才不願意耕種哪?

麥樂說,誰說農民不願意種地?即使真有這種現象發生,也只能從我們自身找原因,不能苛求農民。農民天生對土地有感情。如果鎮政府投入資金,解決農田的水、電、路問題,建設設施大棚,將土地改造成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田,農戶怎麼會不願意種地?

你到南山村設施農業園看看,就知道自己的判斷錯了。我說,要想一勞永逸地解決失地農民的生存問題,就必須把北鎮變成大工廠,讓農民在家門口上班。離土不離鄉。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32、鶴唳之城鄉換防

農民前腳剛走,就有部分城市市民後腳下鄉來。他們在鄉下租地,建起了規模種植場、養殖場、農產品加工廠,有人還開展農家遊。

我發現,其中一個人我認識。他從北鎮考上大學,大學畢業後,就在城裡參加了工作。因為企業不景氣,又無長技,只有回鄉務農。此時,他唉聲嘆氣地對我說,辛辛苦苦十多年,一下子回到讀書前。現在,我比農民還慘。

我說,為什麼?他說,別看我在城市生活了十多年,城裡沒我一間房,鄉下沒我一份地,成為遊走於城鄉之間的邊緣人。我說,不要得便宜賣乖。你比農民強多了。第一,你透過務工,積累了一些資本;第二,城市生活給你洗了腦,讓你視野開闊。你能到農村來發展,說明你眼光不淺。

他的眼睛一亮說,是嗎?我說,不過,做好思想準備。你也種不了幾年地。這些良田很快變成工廠,要及早考慮轉型。他說,謝謝忠告。這時,麥樂找到我說,看到沒有,鄉下也是遍地黃金。否則,精明的城裡人怎麼甘願下鄉受苦受累?

麥樂接著說,這種城鄉大換防的現象,值得我們深思。鄉下人笑城裡人傻,城裡人笑鄉下人痴。如果農民和市民各安其所該有多好?

農民背井離鄉,出賣勞動力,換來一點可憐的工資。就是這點錢,還經常遭到拖欠,何苦?他們完全可以留在家鄉,透過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及農產品加工、流通業發家致富。

我說,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搞農業不掙錢。現在依然種地的農民,有幾個掙了錢?有幾個種地是為了掙錢?大多數人是因為習慣、因為對農業難以割捨的感情而種地。

另外,種地需要資金和技術?誰來幫助他們?麥樂說,政府應該加大投入。其實,政府只需要投入很少的資金,就可以撬動鄉村的明天,何樂而不為?

我說,說一千、道一萬,農村的根本出路在於工業化。種植業畝均千元是常態,畝創萬元是例外。即便真的達到畝均萬元,還是無法與工業比。養殖業風險更大。一場疫病足以毀滅一個產業。為北鎮的明天計,發展工業是正途。

麥樂說,說點心裡話,我們必須把眼光放遠點。北鎮不能沒有明天,所以北鎮不能沒有農業。農民有地可以不種,但不能沒有土地。農民不願種地,說明我們的政策有問題,調整一下就是了;農民沒有地,不僅他們本人的生計沒著落,整個國家的糧食安全也命懸一線,形勢危矣。

我說,可是,綜觀周邊國家,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因為農業比較效益低下,哪國不是讓本國的農田荒蕪、國家給農民補貼、從國外進口糧食?

麥樂說,可是,他們的政府只允許土地拋荒,決不允許土地變性為建設用地。這說明,他們對糧食安全相當重視。如果真遇到災年,荒地開墾出來就是良田,就可以種了。聯絡到中國人多耕地少的事實,我們必須大力建設‘區域農場’,才能不受制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