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2 / 4)

小說:戴笠死亡之謎 作者:天淨沙

有著複雜而又微妙的心理。其實,按原來戴笠和梅樂斯的意思,為了保密起見,彼此之間秘密合作就行了,無須正式簽定什麼合同。因為所有合同的內容,早在梅樂斯考察東南沿海期間及他返回重慶的那幾個月的時間裡,就已經確定下來並已付諸實施。

那麼為何還要搞個合同簽訂儀式呢?

原來,當時梅樂斯到東南沿海考察時美國駐中國大使館曾派人陪同,這人叫魯賽。魯賽不但是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也是美國戰略情報局局長杜諾萬的耳目。他隨梅樂斯東南之行期間,不僅對梅樂斯與戴笠秘密達成的協議一清二楚,而且對戴笠在中國的地位和實力也有了相當的瞭解。回重慶後,魯賽立即將自己瞭解到的情況向杜諾萬寫了詳細的報告。杜諾萬原為美國軍方情報協調處處長,珍珠港事件後該處改組為美國戰略情報局,杜諾萬自然也就成了局長。此人不僅野心極大,而且有嚴重的妄自尊大的“白人至上”的種族偏見。他得到魯賽的報告後,便一心想把美國海軍部與中國軍統局組成的中美合作所,置於戰略情報局的領導之下。杜諾萬採取的第一步驟就是要說服海軍部,同意讓梅樂斯兼任戰略情報局駐遠東的代表,企圖借梅樂斯之手,達到由戰略情報局控制“中美特種技術研究所”的目的。杜諾萬採取的第二步則是要美國陸軍方面直接與梅樂斯交涉,由陸軍派教官來華協助軍統局訓練游擊隊。與此同時,杜諾萬還乘美國副總統訪華之際,派進一些美國特務,企圖在中國西北地區另建據點,而且還私擬了一份“神龍計劃”想與戴笠合作……然而,由於戴笠和梅樂斯有協定在先,成立“中美特種技術研究所”的目的是配合美國海軍對日作戰,為日後美國海軍在中國東南沿海登陸做準備。所以,杜諾萬所有的計劃都分別被美國海軍部、梅樂斯和戴笠否定了。

杜諾萬仍不死心,他利用美國海軍部與陸軍部多年來存在的矛盾大做文章。他一方面慫恿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及陸軍中印緬戰區司令史迪威,讓他們出面要把“中美特種技術研究所”的美方人員劃歸中印緬戰區司令部管轄。另一方面,杜諾萬在美國軍界大肆宣揚說中美合作的業務控制權由中國人掌握不是明智之舉,言外之意就是應該由美國人領導一切。杜諾萬的舉動無疑對戴笠和梅樂斯已經開始的合作是一種干擾,為了避免再次受到杜諾萬的干擾戴笠和梅樂斯決定正式起草一份合作協定,交由中美雙方的首腦簽署。可是按照美國的法律,凡由總統簽署的涉及外國政府的檔案,均需參議院先同意。此事在美國海軍部長這裡當然沒有異議,可是到了馬歇爾那裡問題來了。他不但遲遲不肯簽字,而且電告史迪威說:“由於戰略情報局的工作遍及世界各地,分別隸屬各戰區司令官之下,因此聯合參謀本部考慮,中美合作協定內容應為,梅樂斯及其率領的美方人員歸屬閣下系統,戴將軍所率的中方人員歸蔣委員長節制。”在馬歇爾看來,同意戴笠及中方人員歸蔣介石節制,就已經夠寬宏大量的了。而史迪威,又是個最藐視國民黨的人。因為他曾在中國待過好長一段時間,所以懂中文,會講中國話,被美國人稱為“中國通的中國通”。也許正是史迪威對中國瞭解的太多了,他始終看不起蔣介石所領導的中國軍隊中的高階將領。珍珠港事件後,史迪威作為美國總統的代表來到中國。此時,他還兼任駐華美軍司令官、中國戰區總司令和蔣介石的參謀長。史迪威到中國後,就向蔣介石提出正在緬甸作戰的中國遠征軍要由他全權指揮。蔣介石對史迪威的傲慢無禮非常生氣,但又急欲借美國人的軍事和物質力量來打敗日本軍隊,所以表面上同意他提出的要求,暗地裡卻坐在重慶遙控著中國遠征軍。為此事,史迪威氣得大罵蔣介石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

不過,史迪威收到馬歇爾的電文後並沒有意氣用事,他覺得如果美國透過中美合作完成有利於美國利益的任務的話,讓戴笠為主任控制業務管理上的權利不見得是壞事。因為,史迪威也清楚在中國的許多事情上如果得不到戴笠的首肯,就很難行得通。惟有讓史迪威不贊成的是,梅樂斯幫助戴笠訓練特務武裝,進行遊擊戰爭。恰逢此時,史迪威指揮的部隊在緬甸戰場被日本軍隊擊敗,致使整個緬甸失陷。這時,美國國內有篇評論文章說:“……日本在緬甸的戰鬥部隊不過四、五萬人,所以緬甸失陷不過是使日本可以多調動五萬人以內的部隊來對中國作戰。但是整個中國失陷了,則將有一百萬以上的日軍可以抽調出來,進攻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夏威夷乃至美國的太平洋海岸。五月間,僅在中國金華一地集結的日軍,就多於緬甸戰場的日軍人數的兩倍……”為此,梅樂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