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越多,逐漸形成一個慣例:一個運輸隊裡有哪國的員工,就由他們優先命名那些最顯著的標誌性冰貌。在5…G號冰山裝置作業開始後的第二天,員工們就把大家合議的地形命名結果報給了蘇雲霞。
從5…G號原點向前不到兩百米,向右近一百米遠,就能找到這座冰山的最高點。那是一座海撥高度為八十六米的平頂冰冠。也就是說,在平均高出海面四十米的冰山上,它還有四十多米的絕對高度。這座冰冠與其它冰丘不合群,孤零零地立在一片冰原上,倒是更顯出了它的雄偉。周圍有幾條冰壑經過。這座最高冰丘的命名權照例送給客戶。索馬利亞政府代表甘卡多想了想,提供了〃蘇魯德峰〃這個名稱。該峰是索馬利亞全國最高峰。在作業設計中,由於〃蘇魯德峰〃離六臺推進器的距離比較平均,本身又有足夠的厚度抵禦陽光。就是到了目的地都不會融盡。於是成了固體氫燃料庫的施工點。
5…G號冰山上的第二高峰在原點往前一公里多,往左側兩百米,接近冰山尖頂的地方。那是並排四座尖錐狀的冰峰,宛如固體的音符,凝結的波浪。人們請公司合作伙伴,大田公司的作業組來命名。幾個人合計了一下,決定用韓國全境的最高峰,位於濟州島上的漢拿山來命名。如果把5…G號看作一條船的話,這個漢拿山就是類似船首的地方。
第三高峰位於原點往前七百米,往右側六百米遠。那裡有一大群冰丘,以這座魚鰭般的冰丘最引人注目。它的表面鏡子般光滑、勻乘,又象是團凝固的火焰。如果以岩石為材料,大自然縱然巧奪天工,也建造不出這麼漂亮的雕塑。只有冰才能被如此塑造。大家請荷蘭人楊海文選擇名稱,但楊海文遺憾地說,荷蘭全境地勢低平,最高處的瓦爾斯堡僅有321米高,而且只是一片高地。
這樣,楊海文就把〃鹿特丹〃這個世界最大海港的名字拿來,當作為補給船準備的後部冰港的名稱。這個名稱大家都是服氣的。然後,大家又請烏干達姑娘韓燕給冰山第三高峰取名。韓燕告訴大家,在自己的祖國與肯亞邊界不遠的地方,有一座莫羅託峰,那兒也是自己的故鄉。於是,這座俏麗的冰丘就被叫作莫羅託峰。它周圍那片複雜的冰丘群也同時被稱為莫羅託冰丘群。由於有這個冰丘群存在,整個冰山的重心比它的幾何中心偏向右側。
其餘地形地物的命名權屬於中國籍的BE員工。他們可就不那麼規矩鄭重了。於是,從經史子集、文學名著,到電玩明星、卡通人物,五花八門的名稱鑲嵌在5…G號寬闊的軀體上。也正是由於這些名字,幾乎一夜之間,這座物的冰山就變成了人的世界。
〃世界上有兩個國家的面積小於5…G號:摩納哥和梵蒂岡。另外,大洋洲英屬皮特凱恩的面積與我們相差不多。漲潮時它小於5…G,融化後5…G小於它。〃葉輝剛剛查過資料,興奮地對同事們說: 〃駕駛著一個小國在大洋上跑,我都覺得我們是偉人啦!〃
5…G號冰山地理概貌
漢拿山
韓燕小路莫羅託峰
莫羅託冰丘群
蘇魯德峰
固態氫燃料庫
中央控制區一號推進器
二號推進器 六號推進器
鹿特丹港 三號推進器 四號推進器 五號推進器
正文 第四章 第三節
5…G號安靜地躺在那裡,任由人們在它的身上開鑿,鑽掘,似乎是一位和醫生非常配合的病人。在總共為期一週的〃手術〃時間裡,大大小小的安裝裝置要在5…G冰山體內開挖總長度達四千米的通道,埋設燃料供應管線和能量供應線。它們還要鑽出近十個大型冰穴,分別安裝推進器、燃料儲備室和生活設施。其中最重要的裝置,當然是那六臺巨型氫燃料推進器。它們都被安裝在沒入水面下二十米的冰穴裡。其中四臺安裝在被視為後邊線的那條冰壁上,可以朝著同一方面提供推動力。如此巨大的冰山不可能安裝上舵,於是,在冰山的左側和右側冰壁與後部的交角處,又各裝有一臺巨型推進器。這六臺推進器就象六把樂器一樣,樂師要靠它們之間功率大小的不同搭配及時校正冰山的漂流方向。
未來的中央控制區安置在一個直徑四十餘米,深達三十米的筒形冰穴裡。中央控制區從上至下分為六層。最上層是指揮中心、通訊站和航線監測室。這部分露出原來的冰面。不過,開掘冰穴時掘出來的部分冰塊堆積到這一層的外面和頂部,僅留一些視窗和兩個出入口在外面。這樣可以保證全部建築結構與冰山融合成一個整體。往下三層是生活區。該區除了安置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