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1 / 4)

小說:大宋的智慧 作者:辛苦

對累累屍骨都毫無懼色的少女,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卻花容失色,整天裡惶惶不安,似乎自己的末日已經到來了。

雲崢的甲子營如今作為傷兵營跟在大軍的後面,長長的車隊載滿了傷兵,興慶府是這些傷兵戰士生涯的最後一站,回到興慶府,樞密院就會解除他們的軍籍,迴歸平民。

到了西夏雲崢才算是對這個國家有了最切實的認知,在官員構成上,它們和大宋別無二致,中書,樞密,三司,御史臺,連開封府都照搬,翊衛司,官計司,受納司,農田司,群牧司,曰飛龍院,磨勘司,文思院,蕃學,漢學。更是一應俱全。

雲崢以前總是把西夏當成一個地方的割據勢力,隨著深入興慶府,他才發現這個割據勢力已經有了一個國家的雛形。雖然還不知道,不明白修路的意思,但是這條黃土大道上賓士不絕的信使告訴雲崢,西夏已經實際上完成了自己的獨立。

中央釋出命令,地方服從,雖然有些部族不太馴服,但是在李元昊強大的威壓之下,還是選擇了乖乖聽話。

秦朝在進行郡縣制的時候,也不過是目前的局面而已。

沒藏訛龐是一個學識很深的人,和雲崢在討論各國制度的優劣的時候,發出了很多的真知灼見,他認為大宋的以文馭武的體制不對頭,空有最強大的國力卻不知應用,在三國大戰中屢戰屢敗,一兩次不要緊,次數多了,這些細小的傷口就會讓大宋這頭龐然大物流盡鮮血,最終轟然倒地,大宋的國君太關心自己的絕對統治權了。

悲天憫人的雲崢自然要反駁,認為限制武人的權利才是大宋最聰明的做法,用智慧去管束武力在大方向上沒有錯,也只有純粹的文官政治,才不會出現屢禁不絕的叛亂,唐朝滅亡的根苗就是武人的權利過大,大宋雖有矯正過妄之嫌,卻不是沒有章法,只需要慢慢的調整政策,最後總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政體,因為文官政治講究的就是妥協和談判。

沒藏訛龐哈哈大笑,坐在馬車上指著大冬天手裡也握著一把扇子的雲崢說:“都說夏蟲不可語冰,如今的天下局勢瞬息萬變,這一刻不知道下一刻的命運,你竟然還固執的認為大宋還有時間慢慢調整。”

雲崢拿扇子敲著掌心道:“大帥對大宋的看法還是過於偏頗了,您總是在說武力的強大,卻對民心這個東西視而不見,人心其實是有向背的,如今,你們西夏的律法之嚴酷是三國中最嚴厲的,嚴格的把人分成若干個等級,這樣是不對的,因為總會有不滿滋生,有了不滿就會有抗爭,一旦西夏連自己的國內都治理不好,想要去侵奪其他國家太艱難了。

三國之中,西夏最小,迴旋的餘地也小,東面是契丹,北面是回紇,西面是吐蕃部族, 南面是大宋,可以說是四面皆敵,如今大王以攻代守雖說得逞於一時,絕難長久,更何況,大王在處理興平公主一事上恐怕有所不妥吧?本應相安無事的兩國卻爆發了戰爭,大王驍勇無敵,打敗了遼國,但是不和的種子已經埋下,想要復原恐怕會非常的難。

現在的西夏才是到了危急存亡之秋的時刻了。賀蘭山,也不知道還能庇佑党項人多少年。”

沒藏訛龐嘆息一聲道:“都說宋人善辯,今天一見果然不虛,當年張浦張遠到了西夏,都被視為奇才,先生的見解又超越了他們,不如長居西夏如何?”

“我在整理自己的文稿,準備出一部書,將自己的見解和思考的結果收錄其上,這才是我的大業,功名利祿對我來說並不算是什麼必須的東西,如果大帥能讓我見識更多的傷患,見識更多的戰場傷病,我留在西夏完成著述有何不可!但是西夏的官職您就莫要為難我了,那是一個大漩渦,一旦陷進去,想要全身而退就太難了,張浦張遠都不得善終,所以身為宋人還是遠離全權利的漩渦為好,不如安心的在軍中做一個醫官,這一點還請大帥成全。”

“你是我見到過的最有才華,也最聰明的宋人……”沒藏訛龐如是說。(未完待續。。)

ps: 第二章

第三十五章黃金臺

如月光般皎潔的聖人不好裝,沒有百年如一日的功力根本就沒有辦法讓別人相信你是一個聖人,與之相配合的是門徒幾百年成千年的不斷吹捧,最後才能讓這個名字不朽。

雲崢的功力不夠,所以那些傷兵們的口碑就非常的重要,眾口鑠金之下,一個年輕的擁有悲天憫人情懷的少年道德高士就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這種人不太好砍頭,因為他是好人,你如果砍了他的腦袋,你就是非常自然的壞蛋和文明的毀滅者,就算是李元昊這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