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2 / 4)

小說:大宋的智慧 作者:辛苦

期他似乎經歷過,只是那時候年紀太幼小,記得不清楚了,不過作為經年老吏,吃了一輩子的衙門飯,自然知曉不怕事情奇怪。就怕自己沒有應付好。正因為這個性格,所以才能以白丁的身份,穩坐進奏院第一疍吏。

“舒同,此事沒什麼好笑的。只能說人家的將主軍法嚴厲。並且深知進退之道。大宋所有人的權利都出自這東京汴梁城,在外,一位出戰的將軍自然有生殺予奪的權利。但是到了京師,這道權利就會自動收歸陛下,不論任何人的權利,尤其是兵權,你不要管人家是三人還是三萬人,都是一樣的,再跑一趟吧,這是一個很古老的禁忌,只是後人忘記了,久遠的讓陛下也忘記了。我們天生就是跑腿的,多跑一趟並無大錯。”

老疍吏想了一會還是給官廳裡面的年輕疍吏講述了一下這件事的厲害。

年輕疍吏立刻就沒了笑容,走上前給老疍吏施了一禮,就趕緊從官廳裡跑出去,這件事自有秘書閣處理,自己只要盡了自己的職責就好,多跑一趟死不了人。

年輕疍吏跑出去後,其餘的疍吏立刻圍攏在老疍吏的身邊七嘴八舌的問久遠以前的事情。老疍吏也不拒絕沉聲道:“老夫馬上就要回家養老了,但是你們的路還長著呢,咱們乾的就是一個伺候人的活計……多跑腿,少打聽這是保命之道,還要多長一個心眼,記住衙門裡的各種規矩,不管是以前的,還是新出來的……”

年輕的疍吏舒同跑了三百多級臺階,匆匆的進了秘書閣,將大門外的事情如實的稟告給了裡面的一個年輕官吏,年輕的官吏聽了大為詫異,他想不起來大宋什麼時候開始有這樣的規矩了。

疍吏並不說明這是老疍吏告訴他的話,見事情已經講清楚了,就沒必要再停留,告一聲罪就重新回到了官廳,提醒別人這種事在衙門裡很少有,有時候說不定會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這是明哲保身之道。

年輕官吏思想了很久,都沒有想起大宋還有這樣的規矩,不由得笑了一下覺得這些丘八似乎在故意引起陛下的主意,屬於諂媚之道,也就把這件事一笑了之,那些人得不到迴音,遲早會散去的,用不著多想……

不遠處的朝堂裡卻變得劍拔弩張,趙禎的一張臉變得鐵青,拍著餘靖的奏摺慢慢的說道:“儂智高即將授首,此事已成定局,但是朕的三萬精銳大軍如何回來?難道真的要他們從疫區經過?這個險,朕不敢冒,朕問問你們,這個險你們敢冒嗎?

今日定要商量出一個定策來,三萬大軍一日不回東京,朕一日不得安寧。”

龐籍出班啟奏道:“啟奏陛下,大軍出,自然是血流成河,更何況此次出動的乃是大宋的精銳之師,所到之處自然人頭滾滾,雲崢在溫泉關陣斬不下四萬,狄帥在歸仁鋪和儂智高大戰,也是數萬敵軍死無葬身之地,南方氣候潮溼暖熱,這些屍體自然會腐爛最後被禽獸吞噬,這樣一來就非常容易發生疫病。

而烏巢城,更是兩軍生死相奪之地,從戰報上看,一道小小的峽谷,雙方就動員戰兵部下十萬,在這裡廝殺了足足三十八天,連戰象都出動了,此戰之慘烈可以想象的出來,屍積如山恐怕都不足以形容。

狄帥和雲將軍與其說是在和儂智高作戰,不如說是在和交趾,大理國,儂智高三方作戰,如今依仗將士英勇,終於突破天塹將儂賊圍困在孤城中,狄帥更是不辭幸勞遠赴羈縻州宣示我大宋赫赫天威,此為為臣之道也。

然,多日廝殺,屍橫遍野,又逢大雨滂沱,暴雨過後,天氣轉暖,疫病自然四起,微臣估計狄帥等前方將帥也預料到了這樣的狀況,所以才冒險分兵,雲將軍在烏巢困敵,狄帥親帥大軍遠征狄夷欲一戰而盡其功,只是沒有預料到疫病會起的如此迅速,此非人過,而是天罰,此事必須從長計議,不能草草商定。”

趙禎痛苦地閉上眼睛道:“朕的大軍如今在風雨中作戰,在蠻荒跋涉,朕每每思及就心痛如刀割,如今戰事將定,卻出了這這樣的事情,不但出乎前方將帥的預料,也出乎朕的預料,難道說這真的是朕的德行不夠,不配享用這樣的大勝,如果朕能依靠罪己詔免去這道災難,朕不吝惜下十道罪己詔,如果能透過祈求上蒼緩解我大軍的危機,朕這就去沐浴淨身去祈年殿自省。”

韓琦大笑著出班道:“陛下何須憂慮,此事也算不上燃眉之急,只要狄青率領大軍在羈縻州駐紮一年,等待那些疫病自然退去就能安全的透過疫區,這次出征乃是國朝的大勝之戰,陛下無需憂慮,只是大軍晚回來一年而已。”

文彥博皺著眉頭道:“沒那麼簡單,天知道疫病何時才會退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