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海商說,在南方的海島上,人根本就不需要衣衫就能活下去,如果為了保持一點自己的尊嚴,最多在腰間穿上一件犢鼻褲就足夠了,過多的衣衫穿上根本就是累贅。
如果渴了。地上就有無數的清泉可以解渴,如果餓了。只需要抬起手臂就能採到無數美味的水果,在大宋,金貴的芭蕉,在那裡不過是猴子的食物而已。
如果想要弄點錢,只需要在捉魚的閒暇,從河裡撈幾塊美麗的石頭就能找宋人的商賈換取足夠多的錢財。
稻米在那裡如同野草一般瘋長。根本就不用照顧,它們自己就會發芽,抽穗,成熟,人們需要做的就是拿著剪刀剪下來最飽滿的禾穗。在竹筒上鑽一個眼,再把稻米倒進去,加上水,放在火上烘烤之後,一頓雪白如雪的竹筒米飯就會擺在面前。
那裡的香料被南方懦弱的野蠻人當做柴草在燒火,那裡精美的玉石被當做石頭被砌在牆裡面,那裡無數散發著迷人味道的珍貴木材構建出來的房屋不過是最原始的棚屋……
鑑於此,誰有工夫和兇悍的北方蠻子爭奪最無用的土地?如果有相同的兵力讓大宋最英明的將軍統領,這時候在白帆所能到達的地方,早就成為大宋的版圖了。
鑑於此,我們為什麼要把最英明的統帥,最彪悍的戰士,最聰明的文臣放在北方那片除了牛羊之外再也沒有什麼產出的地方?
我們只要燕雲,我們只要長城,我們只需要讓那些北方的蠻族承諾永遠不來攻擊我們,就足夠了!
能危及大宋的敵人都在北方,我們只需要學秦始皇一般,將我們的家園用一座堅固的長城圍攏起來就好,至於長城外面的那些蠻族隨他們去打生打死,高貴的大宋猛士不能白白的消耗在北方。
他們如果去了南方可以在一瞬間平定所有的不臣,可以用最短的時間為大宋爭取到更多的財富。
當北方有堅固的長城為屏障,當南海成為大宋的內海之後,試問天下還有誰可以與如此富裕的大宋帝國作對?國祚自然萬年永固!
“你說的這些都是今科狀元郎招遠王俊民在進事摺子上寫的意思嗎?”疲憊的文彥博睜開眼睛看看雲崢就重新閉上了眼睛。
雲崢點頭道:“此人說的這些事物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事實依據的,招遠就在登州,那裡的海商多如牛毛,幾乎可以肯定此人是是隨著海船去過南海,甚至南洋一帶的。”
王安石皺眉道:“咱們三人中間,唯有云侯親自去過南邊,你說此人奏摺中說的都是真的?
天下間哪來的不勞而獲之事,定是一派胡言。”
雲崢搖頭道:“還真不是胡說八道,最南邊的一些海島上確實如此人所說,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文彥博猛地睜開眼睛威稜四射的拍著桌子道:“即便是有,也是很小的一個範圍,如果我大宋只有十萬或者數十萬百姓,老夫一定會奏請陛下南遷。
可是我大宋如今人口快要破萬萬,難道說整個南方真的能夠容納的下這麼多的人口嗎?
這如何不是妖言惑眾?”
王安石嗤的笑道:“重新連線北方長城?他知道北方長城有多長嗎?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
唐末蠻族酋長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
如北方長城概多損壞,今欲修之,興工勞役,豈能無害百姓?且長城延袤數千裡,養兵幾何方能分守?”
文彥博也跟著道:“老夫以為,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必須把域外蠻族一次打疼,打痛,才能讓他們長記性,不敢窺我邊關,這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雲崢放下手裡的文書笑道:“之所以把兩位從外面請回來,就是要好好的商議一下這道北守南攻的國策。
其實以我看來,此人說的並非沒有道理,南海的富庶,兩位沒去過自然不知曉,我是親眼看過的,所以眼饞的緊。
文公以為南方只是彈丸之地那就大謬了,只是一座爪哇島,就比中原還要大些。”
文彥博剛剛喝下去的一口頓時就噴出來了,咳嗽了良久才驚駭的瞅著雲崢道:“雲侯此言當真?”
雲崢嘿嘿笑道:“你以為我捨棄陸上官職去幹什麼?如果不是因為海上有無數的財富和土地,難道你真的以為我想嘴裡叼著刀子爬在桅杆上當海盜不成?”(未完待續……)
PS:第一章
第四章北守南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