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備汽車分隊,進行巡迴警備。通訊聯絡,以有線為主,發現被切斷時,即使深夜也須立即搶修。另外,受到敵人襲擊,則採用擲彈筒發射訊號彈或緊急射擊等方法進行通報。”敵人“點”、“線”已連成一片,成了氣候。而我方既無實力打像齊會戰鬥那樣一舉殲滅日軍700多的硬仗,騷擾、伏擊等游擊戰又未很好組織起來。遂陷入被動。我們被動了,日本人自然得意了。據稱,這一所謂“模範大隊”管轄區的“治安狀況”,“自1941年後半年以來日趨好轉,到1942年春,已達到如飯沼師團長所希望的‘在警備區內,隨時都能平安無事地自由行動’的地步。”
日本人行動自如了,我們的人則活動愈來愈困難。1941年11月27日,在冀中竟然出現了這樣的事:第十軍分割槽司令員朱佔魁、政治委員帥容率一個連由路西返回冀中時,在清苑縣大李各莊遭到日軍110師團步兵163聯隊所屬部隊合圍,朱佔魁戰敗被俘。
同時被俘的,還有冀中軍區後勤部政委王文波。冀中根據地建立幾年,軍分割槽一級軍事首長被敵人活捉,這還是第一次。
這次戰鬥失利,固然是由於指揮失誤,出了差錯。但也表明敵人耳朵靈了,眼睛尖了,反應快了。如果我們願意歷史地、實事求是地看問題,就應該承認,1941年上半年,也即多田駿在任的最後半年,華北日偽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