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1 / 4)

醯�髦智榭齠加小S械拇迨親櫓�思嗍擁星椋�蟛糠秩嘶故竊詡依鎩H氈救艘話惆�饗��Т遄櫻�揮械星椋�謇鐧睦習儺斬紀�餘堋5筆庇懈雒�剩�苷飩小��恕��襯炒逵幀��恕�!�

“到了野地裡,也不一定都亂跑。有些人就挖個坑,上面用秋秸蓋上。日本人‘拉網’,那人排得再密,也不會一個挨一個吧。這麼大的窪地,藏個人還是沒問題的。只要你軍隊沒踩在上頭,日本兵的刺刀沒戳著,就算我的,躲過去了。相反就算你的。所以日本人‘拉網’,也是把藏著的人像趕羊似地往一塊趕。幾千幾萬人。這裡頭有不少咱們的幹部、戰士,都帶著傢伙,誰也不願坐而待斃,瞅準了打幾槍,老百姓跟著往外衝,鬼子就拿機槍掃……”

“要說還是漢奸可恨。日本人根本搞不清誰是本地人,誰不是本地人。在他們看來,中國人長的可能都差不多。50年我們去朝鮮,可體會到這一點了,覺得朝鮮人長得怎麼全一樣?異民族軍隊作戰,也有許多困難的。當然,戰爭的性質不同。”

25月11日至15日,“拉大網”(5)

…………

其實,日本人和日本人也不一樣。像110師團這樣的守備部隊,在冀中地區駐紮了很長時間了,對冀中的風土人情、地形特徵自然要了解得多一些。而像41師團這樣的野戰兵團,對冀中的瞭解當然就差了。故而日軍110師團參謀長中村三郎少將在總結“五一”“掃蕩”作戰時,曾指出:“ 我作戰主體兵力,是新近到來對###作戰經驗少的兵團,但此次作戰的目標是推進治安工作,倘為現地兵團增加兵力,使之支援作戰,或可取得更大的效果。”

他的意思是說,要是以對冀中有更多瞭解的部隊為主進行“掃蕩”,效果一定會更好。

不過,不論是什麼守備部隊,還是什麼野戰兵團,都比不上漢奸對冀中的瞭解。這些漢奸,一聽口音,就知道你是滹沱河南人,還是河北人,一看舉止,就知道你是不是莊稼人。這是日本人,哪怕是日本人裡的“中國通”也很難做到的。更何況,誰家有人在八路軍隊伍裡,誰是村裡的抗日干部,日本人要沒漢奸幫著,根本不可能弄清。所以冀中人一提起漢奸,無不咬牙切齒。而日本人對此卻十分重視這些漢奸,花了很大的力氣,把漢奸們識別誰是軍人,誰是百姓這一套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規律性的東西,並寫成文字,作為“###要則”,下發部隊。例如日軍下發的《掃蕩剔抉###根據地的參考》一書中,有如下的內容:“集合民眾,連續進行‘立正’、‘稍息’動作,或在談話和休息時,出其不意發出口令,根據其瞬間的動作,便可判明是一般群眾還是###。”

“訊問出生年月日,回答‘公曆某年’而不說民國年月日者,多數是黨員。”

“黨員對黨外事項能夠答辯,但轉問有關黨的事項時,沉默不作聲者居多。”

“穿著便衣的人員,多數衣服不合體,也有髒的地方與一般群眾的不同。另外,衣服上往往沾有不是當地的土。”

日本人費盡心機,要弄清誰僅是一般百姓,誰是黨員或軍人。當然不是為了抓幾個小排長、小連長,那都是些“小魚”,日本人當然希望能抓到混跡於百姓中的“大幹部”,那才是“大魚”。因此,一些級別較高的幹部,如果被日本人拉到網裡,就更危險了,因為他們是日本人最感興趣的目標,另外,認識他們的人也很多,其中只要有一個告密,就麻煩了。

■“回抗會”主任被抓去幹活,“苦力頂好頂好”

在林業部一間安靜、簡潔的辦公室裡,原林業部副部長馬玉槐老人與我們交談了整整兩個上午,老人很健談,談起冀中,談起“五一”大“掃蕩”,更有說不完的話。這兩個上午,我們基本沒問多少問題,只是靜靜地聽著、記著。

採訪馬玉槐記錄。

馬:我在冀中,是冀中回民抗戰會主任。這是冀中區的一個群眾團體,平時跟著冀中區黨委活動。就先說說冀中的回民吧。

冀中的回民,估計有七八萬,這數不準。

對外說是20萬,那是誇大了。就像一說冀中,是800萬人民,其實沒那麼多,但也不會少於500萬。婦救會的一說,400萬婦女,800萬一半,可不就是400萬,也沒那麼多,宣傳吧。

冀中的回民,大都分佈在水路交通線上,在城鎮的多,純農村的很少。定縣、獻縣農村有一點。因為民族壓迫,回民佔有的土地少、差,只好到城鎮裡謀生。謀生手段,你們都知道的,主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