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敗給劉備,因為劉備是荊州牧,劉備是當今兩位天子的叔父,投降也好、易幟也罷,這都不算是丟人的事情。但是要將荊襄交給孫策,荊襄世族丟不起這個人!
黃祖就是抱定這種想法的人,黃家在荊襄可是百年世族,真正的大族,對於孫策這個半大毛孩子,以及孫家這種暴發戶絕對是看不上眼的,因此他才會趁著給孫策幫忙就賴在宛縣不走了,其實他也不是真的想要宛縣,說起來他的地盤是江夏,連薊春郡也不過是個跳板,只是認真的經營了潯陽一地。
他賴在宛縣原本是想要敲詐孫策的,誰知道孫策居然不聞不問捏著鼻子認了,這讓黃祖很尷尬,平白的撤走是不可以的,將宛縣席捲一空那就撕破臉皮了,於是,黃祖只好被吊在宛縣進退不得。
到了秋天,劉備忽然出兵討伐蔡瑁,黃祖無疑是跟蔡瑁乘一條船的,不過,他並非蔡瑁的屬下,而是蔡瑁的盟友,是荊襄世族的一份子,對於劉備和方誌文,黃祖有自己的看法。
劉備當年入主荊州,確實是拿不少的荊襄世族作法了,但是那也是無奈,劉備畢竟在荊州無根無基,他需要立威,也需要錢糧地盤、人口人才的支撐,因此才會對荊襄世族舉起了屠刀。如今時移勢易,劉備已經是當仁不讓的荊州之主。現在討伐蔡瑁又佔著大義,而且從劉備現在的所作所為來看,劉備對世族還是相當客氣的。基本上都不會為難他轄下的世族,甚至在人才培養上還相當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