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部分(3 / 4)

遭到中原世族打壓的結果,所以董卓退向長安是可以預期的。”

“那麼我們是站在世族這邊了?”

“笨蛋,我們要的是實利,到時候董卓大掠京城,遷百姓往長安,你覺得這機會好不好啊?”

“當然好了!”

“其實還有個好處,那就是董卓有錢,而且他也夠大方,因為他不夠大方的話,形勢會更糟糕!”

“懂了,那就是說我們要站在董卓這邊,但是也不能太出力從而改變了董卓與世族的實力對比,對吧!?”

“哎,別逗了,你還是回去上小學吧!就我們這點實力,還能改變雙方的實力對比?除非你將我們在荊南的部隊都運送過來。”(歡迎您來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六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收穫

說老實話,劉備的心情其實還是相當不錯的,來京城的初衷,當然是希望能夠幫助天子一掃寰宇,只不過,最後的結果實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雖然劉備也有私心,但是,不能因為他有私心就將他所有的行為都歸結為自私自利的,任何人的行為,其實都夾雜著本能的自私與理智上的取捨。

所以,京城局勢一日三變,直到天子忽然駕崩,劉備心裡也是很不好受的,不管怎麼說,現在的劉備還是一門心思的想做周公旦的,只是沒有這個機會給他,或者他自己也明白,就算現在將年幼的天子交給他,他也沒有這個能力幫著天子遮風擋雨。

因此,選擇返回荊州臥薪嚐膽才是正確的選擇,至於年幼的天子會被董卓如何,劉備也沒有辦法了,至少,作為一個皇族就應該有這樣的覺悟吧,如果連忍辱負重都做不到,又如何能夠稱為一箇中興大漢的明君呢?與其如此,還不如換一個有能力的然來做,劉家的子弟多著呢,先帝的另一個子嗣不就在丁原身邊麼!

如此思考之下,劉備心裡的負疚和沉重頓時去了不少,能夠更清明的看清楚眼下的情況,正如孫乾所分析的那樣,現在京城其實是四方三個陣營的鬥爭,如果大家都賴在京城不走,最終有可能會形成一場亂戰,而在地方上根基雄厚的世族,無疑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因此,暫時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回到荊州埋頭髮展,不斷的壯大自己的實力,並且等待董卓與世族陣營的大沖突。等到這兩方都打得筋疲力盡的時候,才是劉備來收拾殘局重整河山的時機。

於是。在獲得了董卓和袁隗雙方或明或暗送來的大批錢糧物資的好處之後,劉備愉快的踏上了返回荊州的道路,跟他一起的還有一些從太學中跑出來投效的貧寒學子,也有些來京遊學自覺懷才不遇的外地士子,見到劉備寬厚仁愛,又謙恭下士,於是紛紛來投,這些人在世族陣營那邊是討不到好處的,而在董卓的眼裡。這些學子可不是什麼有名氣的人,因此也不大待見,於是乎,就便宜了劉備。

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陳震陳孝起。

陳震在治政和民事方面的能力。遠超孫乾,即使在政略方面,孫乾也是暗暗的自愧不如。更讓人讚賞的是陳震是個很低調的人,不大喜歡說話,更不喜歡出風頭,是個非常務實的人,於是很快陳震就得到了劉備的看重,被引為心腹。

“主公。京城變局便在眼前,董卓孤軍南來。必不能久,一定會急於打通與西涼的聯絡,因此河東便成了雙方爭奪的要點。”

孫乾指著地圖侃侃而談,有些暗淡的燭火微微的搖晃,帳內的眾人臉上都有些忽明忽暗。

關羽慢慢的撫著鬍鬚不說話,關羽是一個不喜歡廢話的人,所以在沒有想通透沒有把握之前,他是不會輕易發表意見的。

劉備看著地圖點了點頭,臉上的皺紋似乎有些深,只是不知道他在憂慮些什麼?

“孝起,京中局勢你怎麼看?”

陳震抿了抿嘴,看著劉備很認真的答道:“主公,今日最新訊息稱董卓任命孔伷為豫州刺史、劉岱為兗州刺史,但是偏偏沒有動河東太守這個位置。”

“孝起是說董卓的目標不是河東?”劉備詫異的問道,孫乾則笑著撫須不語。…;

“不,恰好相反,不動河東太守,正好說明董卓要在河東動手。而兗州和豫州的刺史,在現在的情況下,不過是一招閒棋,雖然這棋子說不定能夠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當下兗州豫州皆為袁隗一夥所把持,刺史不過是個空架子。董卓此舉意在試探,順便轉移視線,而真正的目標就是河東。”

劉備點了點頭,沉聲道:“二位言之有理,河東啊!如果董卓動手,河東南北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