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在從前,她肯定也不能接受這種“奇技淫巧”,可是對夏沐聲,她便變得寬容許多——其實,她是被他嚴重地影響了吧?
愈是同他在一起,就愈是理解他。就像他不得不將《轉折》先放一放一樣,《我是主播》也將高能的嚴肅題材放在了後面,先把人氣聚集起來,基數大了,再談其他!
再說《我是主播》即便是最大限度地娛樂化,也沒有將比賽主播技能的母題忘了。江誠馬上便提到了這點:
“……但是,細究下去,這樣做並非純粹是在譁眾取寵。就像我們上輪的海選,好像比的是講故事,其實並不是比講故事,而是比語言表達能力。那麼這麼一輪,我們比的是選手的應變能力。主播臺並非是念念就算完事的地方,如果遇到意外情況該怎麼辦,要怎麼來救場,這都是非常見功夫的。”
江誠說到這裡,故意停了一下,全場俱靜,岑宇桐便亦跟著緊張起來。(未完待續。)
第357章 尷尬症
江誠停了一下之後,給了岑宇桐想要的答案:“……並非每個人都有法安全地透過這關,不過,岑宇桐你做到了,我個人的看法,應該讓你晉級。”
他強調是“個人的看法”,這是因為從這輪比賽開始,選手的晉級就不由評委決定了,而是交由現場的三百位觀眾投票決定。
這三百位觀眾中,有十分之一是媒體從業人員,餘者則是由專業團隊從報名者中遴選的。遴選的標準充分考慮了他們的年齡大小、文化層次、性別比例等等,可以說模擬了真實的受眾群構成,只不過是個縮小版的受眾群樣本。
當然,三位專業評委也不是全無作用;因為他們的專業點評往往能對現場觀眾的判斷造成影響。
因為每位觀眾評委都能投出三票,一般來說,他們都會有個自己鐵了心的要支援的選手,其他的兩票則會投給“憑感覺”不錯的人,而這“憑感覺”的依據,往往就是專業評委的點評。
重重分析和設計之後制定出來的晉級方式,比從前常用的網路投票,更能保證合理性和公平性。
岑宇桐保持微笑聽完接下去兩位的點評,腦子裡卻開起小差:江誠說並非每個人都能安全地透過這關,這麼說,前面有人並未過關了?
排在她前面的是舒涵、尹芊澤和劉小龍,單從實力而論,除了舒涵需要嚴陣以待之外,其他兩位都不比她強,如若江誠說的為真。那她抽到第四位上場還算挺幸運的。
至少是對比抽到第一個上場的舒涵,佔了不少便宜。
這輪比賽的真正考題。除了欄目組和評委之外,肯定不會有別人知道。現場觀眾也不知道。節目組用選手自己都不知道要面對的遭遇,來告訴人們真正的比賽規則。
如岑宇桐最早推測的那樣,看到排在第一位的舒涵突遇意外,觀眾們肯定是一臉懵逼或高聲尖叫,之後再爆發出鬨堂大笑,而這一切都將給舒涵的臨場造成負面影響。
不管舒涵作何表現,觀眾都會對接下來的尹芊澤有所期待,而這種期待,使得無論尹芊澤以何種方式應對意外。人們的注意力都極為集中。
輪到劉小龍上場時,觀眾的神經自然地進入疲軟期、注意力將大大減弱。
岑宇桐在這個關口上場,是大好大壞,要麼就以絕佳表現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要麼就沉寂地不再被人記得。
不過,依她的分析,撇開舒涵不說,排在她前面的兩位,她不認為他們的表現會比她好:尹芊澤是個全靠感覺的瞎闖將。她不可能沉穩應對臨場變化;劉小龍更不足為患,他沒有當場腿軟已經是最大成功。
事實上岑宇桐的猜測並沒有偏離結果太多。
尹芊澤則先是愣住,然後直接蹲下地哇哇大哭,王知知提醒了她還在比賽。她才哭哭啼啼地跳到舞臺正中,把鞋子重新穿上,然後邊哭邊說地完成比賽。
劉小龍一向很緊張。不出意外地在臺上傻了很久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至於所有人都相對看好的舒涵,她的表現並沒有超過岑宇桐。
同樣是遭遇飛鞋事件。舒涵雖然不至於像劉小龍那樣當場嚇白臉色,但也是愣了愣。她的第一反應就是問跟在舞臺邊的劉優:“我可以重來嗎?這是意外。請讓我重走一次。”
雖然滿足了她重新來一次的要求,但在隨後的專業評委點評中,江誠與安永和都毒舌了一把,只有付瑩安慰性地說道:“畢竟是在大臺呆過的人,舒涵你後面的播報表現太棒了,我覺得我應該多向你學習……今天這考題有點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