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由此而判斷這僅是短暫停留,幾小時後還要飛。這下子,她陷入了納悶:飛機從莫斯科起飛時無疑加足了油,到喀山後未加油而要飛來新西伯利亞市加油,這說明還要作不會少於莫斯科到新西伯利亞之間距離的長途飛行,這樣,這架飛機的目的地是哪裡呢?
機場招待所給他們一行安排了八個房間,伊凡諾夫上校和傅索安單獨一間,其他人都是兩人一間。他們先去餐廳吃夜宵,菜很豐盛,還有酒,但氣氛卻不大熱烈,大家都是各吃各的,很少交談。
傅索安窺察下來,恍然大悟:這些人互相之間並不熟悉,是和她一樣,臨時從什麼地方抽來的。這個思維結果延伸了先前那個問題的進度:把十幾個人湊攏來,搞了一架專機飛來飛去,究竟是搞什麼名堂?
夜宵結束後,伊凡諾夫上校說:“請大家好好休息,我們明天……不,應該是今天了……還要作一次空中旅行。上午10點起床,11點登機。”
眾人往外面走的時候,伊凡諾夫對博索安說:“傅,你要提早一小時起床,9點半。我將去你那裡。”
傅索安點頭:“明白!上校同志。”
當晚一宿無話。傅索安睡到8點1刻就醒了,起來漱洗後在花園裡散了一會步。9點半,伊凡諾夫上校準時登門,手裡提著一個包,鼓鼓囊囊不知裝著什麼東西。坐下後,他問道:“傅,你聽說過烏蘭巴托這個城市嗎?”
“那是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對!我們這次空中旅行的目的地就是烏蘭巴托。”
傅索安一怔:“唔!去蒙古幹什麼?”
伊凡諾夫拿出一份地圖,攤在桌上,邊指點邊向傅索安作了敘述,也就是交代任務:一個多月前,即1971年9月13日凌晨,大約2時左右,蒙古溫都爾汗附近的牧民被一陣難聽的“嗡嗡”聲響所驚醒。有人爬起來觀察,發現聲音是從空中傳來的,這地方不是航線,平時沒有飛機經過,頓時,這越來越響的聲音把羊群驚散,隨後是馬嘶狗吠。這時,牧民發現從西南向北飛來一架飛機,飛得很低。這架飛機在巴圖腦爾蘇木上空繞圖門山轉了一圈後,順著扎森山谷向西南方向飛行、聲音越來越大。片刻,這架飛機在山谷盡頭的蘇布林古盆地墜毀,聲響不怎麼大、隨後燃起了連天大火。
傅索安聽得如墜雲裡霧中,不得要領,卻又不敢發問。這時,伊凡諾夫上校說:“這架在溫都爾汗墜毀的飛機,是英國製造的三叉戟運輸機,是中國二號人物林彪元帥的座機。”
“啊?!”傅索安大吃一驚,林彪的座機怎麼飛出了國境線,又怎麼墜毀了?她再也忍耐不注急煎煎問道:“上面坐著誰?”
“據來自中國的情報、那架飛機上有九名乘員,全部遇難,其中有林彪、林的夫人葉群!林的兒子林立果!”
啊!簡直石破天驚,傅索安一下子呆若木雞。稍停,訥訥地問道:“這……這是真的嗎?……唔,上校同志,請原諒,我不是針對您……”伊凡諾夫說:“這個情報的真假,有待於我們此行所作的努力。
政治局責成安德羅波夫主席主持查明墜機事件中的九名死者中究竟是否有林彪元帥,因此,國家安全委員會抽調了克格勃的醫學專家、痕跡專家、化學專家、攝影專家等,組成了這個調查小組,專門前往墜機現場作調查。至於你,雖然不是專家,但你來自中國,曾是狂熱的紅衛兵,親眼見到過林彪元帥和他的夫人葉群,並且有一段時期生活在睜眼就可看見林彪元帥的照片、電影、電視的環境中,頭腦中對林彪元帥的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決定讓你一起去墜機現場,辨認遺體,作為鑑別依據之一。”
傅索安一邊聽一邊點頭,表示明白這層意思了。但她覺得頭腦裡像是打翻了一盆漿糊,昏昏糊糊不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關於林彪叛逃墜機而亡的“九·一三事件”,傅索安直到兩年後再次被派遣到國外去執行間諜任務時,才在外面詳細獲悉。
伊凡諾夫開啟那個包包,從裡面取出一個金色假髮頭套、一副大墨鏡,放在博索安面前:“這兩樣東西供你化裝用,你應當以蘇聯女郎的模樣出現在蒙古人面前,明白嗎?”
傅索安點點頭:“是的。”她戴上頭套、墨鏡,對著鏡子一照,乍看還真像個蘇聯姑娘。
伊凡諾夫點頭:“好!可以了!記住,從現在起,你叫卡婭。”
11點鐘,傅索安混跡於由清一色蘇聯人組成的“九·一三事件屍體調查組”中,登上了伊爾運輸機。飛機騰空而起,經過四個多小時的飛行,抵達了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