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原本打算只涉及十幾個人的調整,居然慢慢擴大到將近四十個人了,那麼,這前期工作可就越發的豐富多彩了。
為了講究“平衡”,極為講究“平衡”的郝遠方早就在高明亮調走後不久就從16樓也搬上了17樓,跟黎遠航分左右平起平坐,反正政府大樓寬敞的很,走廊東走到走廊西最起碼有三百米,他們倆的辦公室門外又都有專用的小電梯直達樓下,如果不是刻意的尋找,兩人碰面的機率等於零,倒也各自相安無事,達到了“平衡”的結果。
透過財政局長調整成功這件事,郝遠方也越來越明白,在這種磨合期裡,自己跟黎遠航之間的關係就像是坐在蹺蹺板兩端,想要保持絕對的平衡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他強勢了黎遠航下去點,黎遠航強勢了他下去一點。所以,要想佔據長遠的優勢,並且把這種優勢形成一種慣例跟習慣,就一定要穩中求進,毫不退縮,能爭過來一點就爭過來一點,這樣的話,從沒有基層一把手經驗的黎遠航就會覺得作為一個市長,他郝遠方就應當享受這份待遇,擁有這份權利。
在跟黎遠航的磨合中,郝遠方也一次次重新評估著幾個常委的支援度,而且他也密切的關注著黎遠航對於調整範圍的一再擴大,並故意縱容跟加大著這種變化,然後準備在這樣的變化中爭取到與他有利的最大可能。
郝遠方更是明白,無論底下如何做工作,但這次調整的整個方案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