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必會樂意聽到此訊息。”
賈詡挑眉:“素聞江東周郎不光儒雅非凡,智謀也不在正常範圍內,你確定他會信?”
“嗤,北軍患病本就在情理之中,主公放一些患病的兵卒隔離開來,待下次交鋒將這些北兵送上戰場,周瑜見了自然會信。”
荀攸嘆道:“江東智謀之士極多,不知此番一戰又要冒出多少英傑。”
郭嘉一笑,雙眼瞬眨之間,語露殺機:“公達此嘆來得有些早了,無論江東有多少名士英傑,最終他們就只有兩個去處。”
荀攸一噎……好吧,你郭嘉是亂世第一大殺器……咱就不廢話了,哪邊涼快就去哪邊待著……
曹操則一拍板:“就依奉孝之言,以不變應萬變。”
諸葛亮在到達柴桑之後,曹操與周瑜又有幾次交鋒,依舊打平,周瑜兵少,曹軍有北軍拖後腿,雙方未有勝負。
周瑜擰著眉對於這個僵持的局面十分不滿,不由看向安坐一旁的諸葛亮:“孔明,幾次交鋒你可有看出什麼?”
“大都督水軍精湛,曹軍卻是人多,我觀北軍似是十分不慣南方之地,水上作戰由甚。”
“確有訊息傳來北軍多染病痛,暈船者更是數不勝數,如此我倒有一計卻不知是否可行。”
諸葛亮眼睛一亮:“大都督想要速戰可是想用火計?”
周瑜一笑:“不錯,正是用火攻。”
諸葛亮好似想到什麼一般突然頓了頓搖扇的手:“大都督,曹營有奉孝先生,北軍染上瘟疫照理先生應不會讓我們知曉,現在不但有訊息傳來還讓他們暴露在我們眼前,亮覺有些不妥。”
周瑜聞言又是一番思量:“不若明日我們再次出戰,若依舊如此便是有詐,我們再做定計如何?”
“甚善。”
次日,周瑜再使蔣欽出水寨挑戰,可是此次曹營出戰者全為荊州之卒,不見一個北兵,甘寧身先士卒,蔣欽敗,退回水寨。
戰役過後,周瑜神色凝重:“不想曹操軍中竟有如此精銳。”
諸葛亮笑道:“那甘寧乃是先生人在荊州之時所佈下的暗棋,其水軍必是訓練良久,不過當時由於是暗棋,甘寧所訓之軍定然不多,荊州其他兵卒又安逸慣了必沒有我軍精銳,大都督依然有一戰之力。”
周瑜臉上出現了一絲欽佩:“不想郭奉孝早年前便如此高瞻遠矚,只可惜此人卻甘願屈身侍賊……”說完之後,周瑜搖了搖頭便又迴歸到了正題:“如今看來北軍曹操必是不會投入到此戰了。”
諸葛亮聞言拿著羽扇的手微微向上抬了抬掩住了嘴角的冷意,對周瑜的話不予置評,只針對戰事分析道:“未必,若軍力不夠,我想北軍依舊會出現在戰場上,荊州降卒本就比不得北軍,若能用,曹操必會優先使用北軍。”
“那如何才能讓曹操將北軍投入到此戰之中?”
“大都督莫非是想減輕建業的壓力?”
“不錯,若北軍不能用於水戰,曹操必會將其用於合肥,北軍多精銳,屆時我主必危。”
諸葛亮沉吟:“火攻之計也需詳細計議,若環節上稍有不慎便會被先生識破。”
周瑜、諸葛亮計定後,諸葛亮又走了一趟龐統處。
久等江東動作的曹操也在數日後迎來了周瑜的第一計,連環計,實行者為龐統、龐士元。”
龐統來到曹軍水寨就受到了曹操等人的熱情歡迎,白日看了特意安排的閱軍,晚上飲宴之上曹操問策於龐統。
“士元先生在荊襄之地素有鳳雛之稱,不知此次前來可有妙計助我破敵?”
龐統端著架子看了四周一眼答非所問:“丞相,統素來仰慕鬼才之名,不知哪位是?”
“哪位也不是,奉孝不愛吵鬧向來不會參加這類宴會,恐要讓士元先生失望了。”曹操雖在笑,語氣卻喜怒不辨。
龐統心中有些打鼓,但事已應下,人也到了曹營現在要反悔也晚了於是定下心神說道:“統觀丞相之兵軍容威盛,但都似帶了些蒼白,可是因士卒身染疾病之故?”
曹操頗為苦惱的說道:“不錯,北軍再此多有水土不服之症,而且還暈船,大江之上幾無用武之地,本丞相勉強試了幾次卻發現他們不但沒有適應,反而情況越見嚴重。”
曹操話說完龐統的心定了不少,只見他微微一笑:“統有一法可解丞相之憂。”
“哦?還請士元先生試言之。”
“兵卒在大江之上暈眩嘔吐皆因船上顛簸不穩之故。”說完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