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1 / 4)

它本是原始人因無法解釋和把握強大的自然力量與人類自身命運而產生的一種心理觀念。故以抓周來預測前程,不惟愚昧荒謬,也表現為思維方式上的倒退。也有人認為,抓周其實是人的第一個生日紀念日的慶祝方式,它與產兒報喜、三朝洗兒、滿月禮、百日禮等一樣,同屬於傳統的誕生禮儀,其核心是對生命延續、順利和興旺的祝吉。還有人指出,抓周是一種在家庭內進行的俗信活動,並非社會性的風俗,但它的信仰根源確是物人相觸互感的巫術觀念,其儀式及期日正是創造這一神秘氛圍的選擇。作為卜戲類民俗事象,它以兒時的偶然接觸來對未來作出必然的判斷,自然是荒謬而非理性的。不過它反映了父母對子女的舔犢深情,同時又有一定的家庭遊戲性質,因此也不同於迷信活動,只是一種頗具人倫味、以育兒為追求的信仰風俗。

不僅僅是我國的漢族人們有抓周的風俗習慣。連一些少數民族也是有著抓周的風俗習慣。

下面便是一些少數民族的抓周習俗。

朝鮮族

在育兒方面的習俗,有為“產神”致誠、度“三七”、“百日”宴賀、“抓周”等禮儀,其中以“抓周”最隆重。

嬰兒過週歲生日,意味著在人生道路上安然地度過了第一個春夏秋冬,為此要設宴慶賀一,一則祝賀孩子的健康成長,二來寄託大人們對孩子的美好期望。

慶賀週歲生日,主要包括給“三神”(亦稱“產神”)致誠,給嬰兒穿生日新裝、抓周、分食生日糕等習俗。

在孩子週歲生日的前一天,首先要給“三神”致誠。一張小桌上各放一碗大米、海帶湯和“淨水”(早晨先打的井水或泉水),謂之“三神桌”。桌旁還放一碗大米麵蒸糕,由孩子的母親或祖母,對著三神桌一邊唸叨著祈願的話,一邊虔誠地叩頭致謝。

週歲生日這一天,要給小兒換上豔麗的生日新裝。男孩的服裝一般是粉紅褲、彩袖襖、蘭坎肩,腳穿鄉花布襪。女孩的服裝則是彩袖襖、紅色長裙,腳穿鄉花布襪。不論男孩女孩,都要腰繫象徵長壽的“晬囊”,身佩鄉有牡丹、菊花和“壽”、“福”字樣的“晬囊”。在“晬囊”的口袋繩上,還要栓系銀妝刀、銀斧、銀銷贓等各種佩物。

抓周是慶賀週歲生日的主要禮儀。先在一張炕桌上擺放刀、剪、弓、筆、書、線、錢、算盤之類的東西和幾種糕餅、水果,謂之擺晬桌。在晬桌上擺放的糕餅主要有白雪糕(大米麵蒸糕)、紅高梁麵餅、打糕、大米麵餃子之類。白雪糕意味著心地潔白,紅高梁麵餅意味著驅鬼避邪,打糕象徵意志堅韌,餃子(沒有餡)象徵經綸滿腹和胸襟豁達,彩虹象徵前程燦爛。擺好晬桌後,在桌前放一尺棉面或疊放一條毛毯,而後由小孩的父親或祖母把小孩抱到上面,讓其隨便抓取桌上的東西,並圍繞桌子掃地動著地方抓取幾次,以最先抓取的東西來判斷其將來的志趣。首先抓取的如果是刀、弓,預兆將來能有武功;如果是書筆,預兆將來會有文才;如果是糕餅之類,則預兆將來不會有大出息。

“抓周”結束後,把糕分贈給親朋鄰里。凡是得到晬糕的人家,都要回贈一些禮物作為答謝。

現在,朝鮮族人給小孩過一週歲生日,只有“抓周”一項內容。小孩抓取晬桌的東西時,在一旁圍觀的親戚們,一邊用各自不同的話語誇獎小孩,一邊行為表現桌上放置一些錢幣,藉以表示祝賀。

**

抓周禮也叫歲禮,**俗稱抓歲。這是**當中較為普遍的一種禮儀,尤其有的**生的第一胎,或有些沒有生育能力領別人孩子的,則更重視這種儀禮。

**小孩的抓歲,儀式比較簡單。當小孩一週歲時,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等都懷著喜悅的心情,在週歲的頭天晚上或當天早晨忙忙碌碌、說說笑笑地準備歲糕。**對歲糕很講究,選用優粉、紅棗、香豆子粉、胡麻油等原料。歲糕必須做成圓的,厚約三、四寸,直徑一尺左右,用蒸籠蒸。講究厚道大方。花樣要新穎美觀,一般由六至八個三角形組成。每個三角形上的圖案必須'是用面製作的牡丹、梅花、荷花等花草,忌諱用貓、狗、兔、羊等動物一類的圖案。每朵花的中心放一個大紅棗。歲糕做得既白又軟,吃起來又香又甜。切糕人要選請長輩或年老的人。有條件的**還要宰雞、羊,做涼粉,燴五香萊。由於**分佈在全國各地,做歲糕的習俗也不完全一樣。有的地方的**在抓歲那天,只須吃歲糕,不吃米飯、麵條等其它主食。

在抓歲這天,還要邀請親戚朋友和左鄰右舍的人到家吃歲糕。來賓一般要給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