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命令騎兵們分四面向山下衝,約在山東面會合。項羽大呼馳下,斬殺一漢將。赤泉侯楊喜追項羽,項羽大喝一聲,楊喜的人馬俱驚,退後數里!項羽與騎兵分為三隊,漢軍不知項羽在哪隊,就也分三隊包圍。項羽飛馳而出,又斬殺一漢將,同時殺近百人,再會合騎兵,僅損失兩騎,項羽問:“怎麼樣?”騎兵們欽佩地回答:“和大王說的一樣” ;。
項羽一路逃到烏江,遇見烏江亭長,亭長勸項羽可以回到江東以圖東山再起,但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並將自己坐下馬賜予亭長。項羽於是下馬步戰,一口氣殺了漢兵幾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幾處的傷。而後揮刀自刎。
為什麼呢?
就是因為項羽的勇猛之名名聞天下。
追隨而來的漢國(漢王朝的前身)軍隊士兵雖然在軍令的逼迫下,向項羽他們發動了象徵性的進攻。
但是在兩個漢國(漢王朝的前身)軍隊將領被項羽斬殺以後,漢國(漢王朝的前身)軍隊士兵就嚇破了膽。
因此,項羽帶領的這幾十個殘兵殺到那裡,那裡的漢國(漢王朝的前身)軍隊士兵就退開。
退得慢的自然而然成為了項羽帶領的這幾十個殘兵的刀下亡魂。
一番混亂的退後之下,追隨而來的漢國(漢王朝的前身)軍隊士兵的數百人就喪生在自家軍馬的踐踏之下。
說明“打死人少嚇死人多”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同時也證明了項羽的武功高強,是真正的具有“萬夫莫當”之勇的武功高手。
項羽曾經留下一首歌,那就是流傳千古,至今依然有人歌唱的“霸王別姬
”這首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首歌的意思是:我的力量能拔起大山啊,我的氣概能壓倒當世,時勢不利啊,烏騅也不再飛馳,烏騅不再飛馳啊!我該拿它怎麼辦?虞姬啊虞姬啊,我該拿你怎麼辦?!
在“霸王別姬”這首歌裡面,項羽口口聲聲稱讚自己的力氣很大,是一個可以拔起大山的大力士。
那麼項羽口中的“大山”是什麼東西呢?
是不是項羽純屬在吹牛皮呢?反正他是天下無敵的“霸王”,就算是他吹牛皮也是沒有多大的關係,至少沒有人會那麼膽大去質疑他?
那麼項羽是在吹牛皮嗎?(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十九章義帝 (求點推收賞評)
當然不是。
因為項羽在那一回帶領幾十個殘兵正面對決追隨而來的數千漢國(漢王朝的前身)軍隊士兵之前,曾經跟那幾十個殘兵說道“我從起兵到現在已經八年,經七十多次戰爭,跟我作對的人都被我打敗,我打敗的人都表示臣服,從來沒有失敗過,所以才能稱霸天下,現在被敵人圍困在這裡,實實在在的不是我不會打仗,而是上天要消滅我!今日是要決一死戰了,我要與大家一起痛痛快快地進行一場戰鬥,至少要勝利三次,為大家擊潰包圍、斬將、砍旗,讓大家知道,是上天要消滅我,根本就不是我不會打仗。”
結果那一場戰鬥下來,追隨而來的數千漢國(漢王朝的前身)軍隊士兵被項羽帶領的幾十個殘兵斬殺一百多人不算,喪生在自家軍馬的踐踏之下的都有數百人,可以說損失慘重。
項羽帶領的幾十個殘兵反而只是死亡了兩個人。因此那項羽帶領的幾十個殘兵都不得不承認,“和大王也就是項羽說的一樣”。
可見項羽實實在在的不是一個吹牛大王。
而且我們可以來一個簡簡單單的合理推理。
假如項羽的“霸王別姬”這首歌,“力拔山兮氣蓋世”,這一句裡面的“拔山”是拔真的的山。
當初項羽根本就不必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鉅鹿之戰”中與秦王朝的主力部隊在鉅鹿進行大戰的時候,兵行險著。非要來一個“破釜沉舟”。
多累呀!?
多麻煩呀!?
多麼危險啊?!
只要項羽“拔山”。只要項羽拔幾座山,然後往秦王朝軍隊那裡一 ;扔過去,保管秦王朝軍隊士兵屁滾尿流,只恨父母少生了兩條腿。恐怕哪怕秦王朝的軍隊紀律再嚴苛,也是無法禁止。
因為那個造型下面的項羽的形象絕對是“天神下凡”。
那個時候的人們都是特別迷信。
面對“天神下凡”,那些凡夫俗子除了“頂禮膜拜”以為,也是沒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