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剩餘兩條道路的選擇上,我們沒有技巧可言,無非就是二選其一,能不能一舉選中,就只能看老天爺開不開眼了。
至於選擇的權利,我交給了王子。我總感覺他在這種問題上有一種天生的靈感,往往靠瞎蒙做出的選擇,能夠達到非常驚人的正確率。
記得上大學時英語考試,我和他全都因水平太差而頭疼不已,因此考試時只能靠選擇題和判斷題來碰碰運氣。而每次考試的結果,王子總能比我高出幾十分之多,無論是判斷題還是選擇題,他蒙出來的答案都正確率極高。甚至有一次他居然蒙對了全部的答案,一時間在校區內被傳為佳話。
此時王子見我讓他去選擇,當下也不再推脫,跟著便想都不想地把手向左側一指,斬釘截鐵地說道:“往那邊走!”說罷便毅然決然地向左側走去。
我和大鬍子知道再去過多的分析也是無用,於是把身子一轉,隨著王子走進了那條陰風慘慘的通道之中。
這一次我們不敢再像此前那樣飛奔前行,因為這條道路的盡頭到底是個什麼所在我們三人全然不知,並且誰也不敢保證王子作出的選擇就是完全正確的,說不定某一時刻會突然竄出一個兇猛的血妖,又或者某處潛伏著什麼變異的生物。是以我們在行路之際均是全神戒備,儘管急於走到通道的盡頭一探究竟,但保住自己的性命還是首要問題,如果我們在這裡丟了性命,那麼營救吳真燕之事也就無從談起了。
步行十分鐘,本來稍顯狹窄的通道忽然變得寬闊起來。人工開鑿的跡象愈發明顯,原本突兀的山壁被打磨得甚是平整,並且地面上還鋪設了整齊的青磚。雖因年深日久而滿是裂痕,卻也能看得出當時的建造者花費了一番不小的心思。
再向前行,隧道中忽然隱隱傳來一陣‘嘩嘩’的水聲,越向前走,水流的聲音就越是清晰,彷彿遠處有一個小型瀑布,或是一條湍急和河流。
一路上並未遇見什麼突發事件,能平平安安的抵達此處,我們已大抵斷定王子所選擇的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於是我們稍稍加快了步伐,想盡早看到隧道盡頭是個怎生模樣。
果然,再走不遠,前方便出現了一個豆大的光點。按時間推算此刻應是黃昏時分,那光點的顏色泛著橙色的金光,想必正是日落西山時的夕陽餘暉。
隨著距離的縮短,那光點的面積也在不斷擴大,逐漸的,一個拱形的出口顯現了出來,在距離出口約莫十米的位置,還豎有一塊長方形的厚重石碑。
見已經安全行至終點,我們懸著的心總算稍稍地放下了一些。隨後三人便再次加快腳下的步伐,以小跑的形式一路跑到了那塊石碑跟前。
走到近處定睛一看,只見那石碑約有兩米來高,碑身很厚,四周均雕刻著形態各異的蟾蜍圖案。看來這位慧靈王對於蟾蜍這種生物倒是情有獨鍾,正如九隆王將蛇怪和巨蝶作為自己國家的圖騰一樣,慧靈王所青睞的,則是那種更為陰毒也更為怪異的金色毒蛙。
我原以為石碑之上會刻有大量的文字,一如九隆王的地下宮殿入口處的那尊石碑一樣,出於警告或是說明的目的,會用文字詳細地表述出來。
然而讓我大跌眼鏡的是,石碑上竟連一個文字都沒有出現,只有兩幅非常奇特的石刻畫像。而圖畫中所描述的內容,更是令我們咋舌不下。
只見石碑的中央用小指粗細的石鑿刻著三幅簡易的圖案,三幅圖案分上中下的順序縱向排開,似乎是在講述著一個奇怪的故事。
上面的那幅圖中,畫著一個雨傘形狀的三岔路口,三條岔路分左中右橫行排開,在三條路的交匯點上,向下延伸出一條筆直的道路。這個三岔路口與我們適才經過的一模一樣,好像描述的正是這隧道中的那個三岔路口。
岔路之上,有三個小人站在那裡,彷彿是正在岔路口上進行著抉擇,一時不知該往那邊才是正確。這小人的畫法非常簡易,僅寥寥數筆便勾勒出了一個人形。但饒是如此,每個人物又都栩栩如生,讓人看在眼中活靈活現,這種特殊的技法有生以來我還是頭一次見到。
第二幅圖,畫的是三個小人分別進入了三條不同的岔路。走進最右側通道的小人和走進中央通道的小人,均被上方落下的許多塊巨石砸在了下面,無疑是被活生生地砸死在了通道里面。
而走進左側通道的那個小人,則安全抵達了通道的盡頭,最終站在了這塊石碑的面前,其全部經過就與我們剛剛經歷的一模一樣。
看起來此處的確經過了精心的佈置,三條通道中僅有這一條是絕對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