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只能更糟。包括深呼吸、冥思、按摩和芳香療法在內的放鬆技巧——所有這些本書都有描述——可以減輕心理壓力,打破這種由擔心睡眠不好引發的惡性迴圈(這種擔心本身導致睡眠更糟),從而使身體放鬆,進入睡眠狀態。另外,把臥室重新佈置一下或乾脆把床挪到另一個房間去。條件反射引起的失眠特點是床,有時房間與睡不著聯絡在一起,所以,改變臥室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消除睡眠的一種心理障礙。
氣質型失眠,也稱童年開始的失眠,是跟隨人一生的一種失眠狀態。患這種紊亂症的人身體都較好,沒有明顯的生活事件導致其失眠。睡眠狀態中的異常EEC讀數使科學家相信氣質型失眠是由於大腦中的睡—醒中樞(見32~33頁“認識睡眠控制”)運轉失靈所致。不難理解,治癒這種紊亂症是很難的。使用常規技巧(參看環境、身體和心理健康)最佳化睡眠狀態是重要的,但目前,氣質型失眠症尚需藥物幫助入睡。
電子書 分享網站
Bootzin刺激控制
美國睡眠專家理查德研製出了治療條件反射型失眠的綜合技巧。下列步驟可以幫助20~60歲的失眠者。
只在瞌睡時才上床
床只作睡覺和*用
20分鐘內睡不著就下床,乾點別的事兒
瞌睡時才回到床上去(如果有必要,再起來)
設定鬧鐘每天定點叫醒你——不要賴床
白天不要小睡
第三種失眠,睡眠狀態感知錯誤,是經診斷得出的:當EEC讀數顯示某人看來睡著了,而他其後卻稱自己醒著。關於這種型別的失眠所知甚少,實際生活中甚至很少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睡眠障礙。那些患有此類症狀的人,都極為虛弱。如果你是這種人,首先想想為什麼你認為自己沒有睡著。是因為你的夢生動形象如同真實生活一樣嗎?睡覺前,試一下幻想術(這可能對心理生理型失眠者也有幫助)。做好睡覺準備後,很舒服地坐在床邊地板上。閉上眼睛,從腳開始,往上一點點地繃緊、放鬆肌肉組織。當你“釋放”每組肌肉時,想象身體的那部分正沐浴在一束白光中,又安全又溫暖。當全部身體在你的幻想中融在白光中時,停留幾分鐘,張開眼睛,上床,在腦海中重複你全身都沐浴在白光中的情形。時間一長,你就會甜甜地睡去。
努力打破任何型別的失眠引起的惡性迴圈時,關鍵是寫日記(見2*頁“睡眠記錄”)找出那些可能加重失眠的生理或心理因素,同時發現睡眠上的哪怕是點點滴滴的進步都可以鼓舞我們。有了堅持寫日記的習慣後,接下來就是回到最基本的東西上去。按時睡覺按時起床。避免菸酒咖啡因。睡覺前三小時不劇烈運動。同時,臥室注意遮光,挑選能促進睡眠的床(見54~57頁“舒適的床”)。
結束失眠話題之前,瞭解失眠和抑鬱症的關係十分重要。醫生給許多抱怨睡眠障礙的病人開一些抗抑鬱藥,這樣做可能有兩個原因:醫生不願開安眠藥物,擔心病人產生藥物依賴性;第二,醫生受的教育告訴他們失眠和抑鬱症有關(而診斷時間之短不足以尋找各種可能的因素)。
其實,這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聯絡。我們情緒並不沮喪時,睡眠障礙會使我們情緒低落;而我們沮喪時,失眠反倒能改善我們的情緒!研究表明,在引起抑鬱症的生理原因方面,REM 睡眠期是最為複雜的一個因素。有意減少睡眠,比如,一夜只睡4個小時,會產生抗抑鬱效果。這可能是因為減少了凌晨的REM 睡眠量。我們抑鬱時就會失眠,也許是因為大腦縮短了做夢期睡眠,將這個時間用於對抗抑鬱症。
txt小說上傳分享
夜間馬拉松
我們都曾有過這種感覺:得做點什麼——甚至於如果不做點什麼,就會感覺疲憊。我們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躁動不安,對這種現象尚無科學解釋。這種情況在睡眠上表現為一種綜合症不安分的腳,這種人之多令人不可思議。患了這種睡眠紊亂的人,腿部有種怪異的感覺,像有蟲子在上面爬一樣。這種不適使人難以入睡,不得不下床四處走動。3%~8%美國人受不安分的腳的困擾,而30%的人飽嘗風溼性關節炎之苦。15%的婦女在懷孕的最後幾個月有此症狀,所幸的是,孩子出生後,這種症狀通常就會消失。
當然,不安分的指令碼身並無大礙,但可能使人睡不著,甚至失眠,而這種反常行為可能使人身體虛弱。如果你患有此類症狀,睡前輕輕揉搓腿部肌肉,持續按摩兩三個小時。兩手並用,輪流拍打兩腿。雖然並沒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