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封為鎮北將軍、幷州牧,不日起兵討伐袁紹……。”
高遠一開始確實很高興,因為升官了嘛,不過隨後心中一沉。
隨後,高遠拿出些“小費”,使者興高采烈的走了。
議事廳中。
“主公,這是二虎相爭之計!”司馬懿憂心忡忡道,因為早有情報,袁紹舉四州之力,增兵十餘萬,兵力幾乎達到三十萬,已經成汲取天下之勢。
袁紹能夠如此強盛,是因為四世三公的家底,天下許多士族都是他家扶植起來的。袁紹的人脈、錢糧之多,曹操都無法相比,就別說高遠了。
眾人聞言,亦是憂心。
然而高遠暫時不去管這些,他起身道:“我能為鎮北將軍、幷州牧,多虧諸位相助。”
緊跟著,高遠表張遼為奮威將軍,趙雲為驍騎將軍,徐晃為匈奴中郎將,周倉為破虜將軍,于禁為討逆將軍,裴元紹為鎮北司馬。閻柔、田豫皆為都督。
又表司馬懿為河內太守,陳琳為晉陽太守、辛毗為幷州別駕。
高遠犒賞三軍,一時間所屬士氣高漲,三軍用命。在外,獲得朝廷任命的高遠,兵勢大漲。
半月後,幷州的夏糧收穫,高遠的錢糧也充足了起來。
他召集麾下文武開會,武有趙雲、張遼、徐晃、周倉、于禁、閻柔、田豫,裴元紹鎮守壺關。文有司馬懿、陳琳、辛毗。也開始有了鼎盛的氣象。
這一次的主要議題,就是“開科取士”和擴軍備戰。夏糧收穫後,高遠才能夠從容排程各地的募兵工作,不能因為募兵,而荒蕪了土地。
高遠已經有了一套方略,說道:“儘快傳檄天下,激勵天下有學之人來我幷州應試。而在此期間,各郡縣暫時軍管,民兵負責維持鄉間治安。”
高遠勢力雖然尚顯稚嫩,外部有袁紹、曹操的極大壓力。但最讓屬下欣慰的是,高遠有層出不窮的策略,開不斷促進自身的發展。暫時的勢微不怕,只要能不斷發展就好。而一顆蒼天大樹,卻是逐漸萎靡,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就在高遠準備商議募兵工作的時候,一名傳令兵倉皇而來,“報……,主公!大事不好了,裴元紹將軍傳來訊息,袁軍起兵十萬,進兵我方壺關。”
得,高遠這邊內憂還沒有解決,外患又來了。他如今最需要時間來發展,但袁紹、曹操這些人彷彿商量好了,就是不給他時間。這攻勢一波接一波的。
如今的他就是一塊肥肉,能夠到的,誰都想來咬一口。
十萬大軍!
這個訊息無異於晴天一聲霹靂,包括高遠在內,所有人都站了起來。
高遠面色頓時冷了下來,“曹孟德這邊老實了,袁本初又來了。看來,不給這位四世三公的子孫一個沉重的教訓,他是消停不下來了。”
話是這麼說,但袁紹調集了十萬大軍,而高遠只有一萬兵力,還要守備兩道防線。能夠調動的力量,也就五千人而已。
五千對十萬,二十倍的兵力差距,已經可以決定一切了。
曹操與袁紹的不斷進攻,也是可以預料的。後世三國遊戲也能從旁論證,你城中只有五千兵,旁邊城裡有五萬兵,又錢糧充足,不來打你是不可能的。
高遠始終無法發展起來,就來自於曹操和袁紹的不間斷進攻。
曹操、袁紹這些人,都是積累十幾年幾十年了,那真是翻翻箱底,拿出來的都比高遠多。
而高遠,就是白手起家,沒有任何家底可言。所以,高遠很難短時間內快速的增加軍隊規模。
高遠得到幷州河內後,本說這一季錢糧下來,加上從曹操、袁紹那裡搞來的錢糧,就開始擴軍。沒想到幷州稅收的錢糧少的可憐,大頭都給士族拿走了。若是不對付士族,幾年下來,兵馬也無法擴充到足夠威脅曹操、袁紹的地步,反而由於兵少,會不斷引來曹操和袁紹的進攻。
高遠只能是立刻著手土地改革,以便能夠大幅度增加財政收入。然而清算士族難免動盪。
高遠這邊剛剛完成土地改革,袁紹就又來進攻的。
整個從201年高遠自立開始,到現在一年有餘,他愣是沒有一刻喘息的時間。然而創業的艱難,卻是讓他充滿了鬥志。
他也是有優勢的,這來自於獲得百姓的支援,成功進行土地改革,徹底鞏固統治地位的高遠,未來是有大希望的。
同時也讓追隨高遠的人看到的希望。似張遼他們,並不看重什麼土地家業,他們只想跟著高遠開創新的天地,這才是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