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步,臉色發青中,一屁股坐到了席塌上。“你……你……你,你這是將咱們全家逼上了絕路!”
司馬懿正色道:“爹,您老,糊塗了。您還看不清當前的形勢?跟著曹孟德,才是將咱們司馬家逼上絕路!”
“好好好!”司馬防連道三聲,精神抖擻強硬了起來,起身道:“我等著。等著你來取我的性命!”說完,再沒有什麼情面,甩手就向後堂走去。
而司馬懿的所有兄弟,皆帶著憤怒,跟著老司馬走了。
司馬懿的心,沉了下來。
第二日。河內郡百姓,夾道歡迎高遠得勝歸來,熱鬧的場面不亞於後世我軍進城。百姓們往往拉住透過計程車兵,土產雞蛋就塞了過去。
士兵們急忙說道:“有紀律,不拿百姓一針一線!”
士兵們越是這麼說,百姓越要給。以前百姓家裡什麼都沒有,現在,有了不少。這都是因為高遠的政策,和士兵們的保衛家園。
全城洋溢著喜慶。而高遠兵勢所達的地方,皆是一片歡天喜地,慶祝勝利的場面。高遠為他的治下,帶來了新的氣象。有歌唱道:“高遠治下的天,是晴朗的天,高遠治下的百姓好喜歡~。”
傾聽著滿城歡聲笑語,高遠返回到了府邸內。
“恭迎主公,凱旋而回!”司馬懿帶領留守的官員迎接。
眾人擁簇著高遠來到了議事廳。分班落座。
既然是得勝,自然要論功。首先,高遠肯定了鄧芝在河東守備戰中的功勞,並特別指出,鄧芝第一時間勸降了被佔領縣城內的曹軍。
隨後,高遠論功徐庶、趙雲、張遼、周倉。尤其是趙雲,擊退了許褚的突圍。並與張遼一起俘虜了這員大將。
高遠沒有提到司馬懿,十分耐人尋味。
這讓司馬懿十分擔心,而在眾人看來,高遠是在惱怒司馬一家的投敵。
這一戰,最令人振奮和膛目結舌的是。高遠軍除去傷亡外,從五萬兵力,打成了六萬兵力,這來自於曹老闆的“贈送”。
對於降兵,自然是要吸收掉。
對於降將呢?
徐庶眼看著高遠不在論功了,雖然他十分為司馬懿擔心,但還是謹記職責,出班奏道:“主公,許褚、李典、樂進等人,皆不投降,如何處置他們呢?”
這一戰,另外的亮點,就是一口氣抓了三個敵方武將,皆是大將。一個許褚,那必須是萬人敵的猛將。李典,樂進,也是五子良將。
這三個人不投降,也在高遠的預料之中。對於這些人的處置,他也有了一些想法,說道:“嗯。可以讓他們去接受勞動改造。”
“勞動改造!”這可是一個新詞彙,徐庶等人只能領會含義,不知如何去做。
高遠不得不為古人見解一下什麼是勞動改造,解釋道:“簡單的說,就是去村子裡跟農民們種種地,瞭解瞭解百姓的生活,另外派人上課進行思想教育,就能夠逐漸改變他們的思想。”
高遠突然發現,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對所有需要思想教育的人,是通用的,包括罪犯。
於是,高遠趁機說道:“我準備頒發新的政令,各地的府衙的犯人,不要關在地牢裡了。雖然呆在地牢裡不見天日是罪有應得,但若是在陽光下進行改造,重新做人就更好不過了!”
“懲罰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命令各地成立勞改隊,就在鄉間建立勞改所,進行屯田勞動,或是在礦山建立勞改所,開山採礦。白日裡,就勞動,晚上上一堂思想教育課,正好睡覺的時候,就反思反思!”
他說話的過程當中,徐庶等人目瞪口呆,便是擔心家人的司馬懿,也不禁沉浸在高遠的新政令中。
這後世的理念人盡皆知,但在古代,無疑就是一條影響深遠的國策。勞動思想改造,既能體現君王的仁德,又能夠降低這些人迴歸社會後的風險,真乃是治國的良策。
徐庶等人那真是欽佩不已。
不過高遠十分謙虛,說道:“這都是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嘛。”
但在徐庶和司馬懿這些人看來,那裡有前人總結過這樣的經驗,這就是高遠首創。高遠越是這麼說,徐庶他們就越是佩服。
功也論了,賞也賞了,降兵敵將的事情也處理了,就在眾人以為,可以結束召開慶功宴的時候,高遠語重心長的說道:“此戰能夠獲勝,仲達乃是首功。”
眾人望去的時候,司馬懿這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決定一家人前程的時刻,這就要到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