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李世民點點頭,說道:“好!如晦辦事不錯,他們來得還算迅速。

秦叔寶、史大柰、段志玄。”

三人同時出班,齊聲道:“臣在。”

“你們三人帶同參旗軍、鼓旗軍、元戈軍沿渭水西行,即刻出發。”

。。

渭水便橋退突厥 弘文書館辯治亂(5)

“臣領旨。”

三人到杜如晦那裡取了兵符,立刻出殿。

李世民又喚道:“侯君集、薛萬徹、馬三寶。”

“臣在。”

“你們三人帶同平道軍、天紀軍、天節軍自京城南向北包抄過去。”

侯君集、薛萬徹、馬三寶三人領旨出殿。

李世民這會兒站在顯德殿內,渾然忘了自己是一名新即位的皇帝,倒似一位叱吒風雲的軍中主帥。

安排了這些事兒,李世民顏色稍和,對百官說道:“大家都散去吧,請各歸本職,照常署理公事。

蕭公、封公、高侍中,還有玄齡、如晦,你們隨朕到陣前走一回。”

李世民不帶儀仗,從宮中上馬出了玄德門。

他們六騎行在最前,背後僅帶領甲士五百騎。

經過玄武門的時候,李世民看到常何帶領部下向自己跪伏行禮。

他抬頭看了一眼城樓上的“玄武門”三個大字,回思不久以前在此門後發生的事情,心內不由得百感交集。

他眼睛有些溼潤,遂一揮馬鞭猛叩馬腹,隊伍很快加速了前進的步伐,從城內一馳而過,疾速衝出了開遠門。

田野上正是秋熟的季節,黃色的粟米稈、紅色的黍米稈橫躺在田間,其枝稈上的穗已被農夫剪下,脫粒貯藏。

田間有許多忙碌的人影,他們要將粟米稈和黍米稈收集到一起,以為冬用薪柴。

一些人開始深耕曬垡,再耕耙收墒,以備播種冬麥。

李世民指點著田間對蕭礒說:“蕭公你看,百姓剛剛收穫,若任由頡利縱兵大掠,百姓就會缺糧無食。

看來頡利此來也是處心積慮啊。”

蕭礒憂心地說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若此戰一開打,這裡的百姓就要遭殃了。”

“不錯,不誤農時為百姓之根本。

我剛剛即位,又豈能興兵使生靈塗炭?”

“然則陛下調兵甚急,已經擺好了決戰的架勢,臣觀此戰不可免。

陛下,你僅帶這數百騎與頡利相對,是不是過於輕率了?陛下以萬乘之軀涉此兇險之地,還是慎重一些最好。

” “不妨,這裡是京畿之地,不是他頡利的地盤,即使遭遇不測,放手一搏,我也有勝算。

蕭公,你已隨我多日,我如今年齡漸長,豈是逞一時之勇的匹夫?”

身後的封德彝等人見李世民如勝券在握,雖知他是一位謀慮周全之人,然頡利大兵壓境,以這區區數百人前去相抗,打破腦袋也不知道他到底有何妙計,心中的疑惑一時難釋。

群馬一路向京城西北方向疾馳,很快就過了漢長安故城,接下來便是秦咸陽城。

再向前,即是水波盪漾的渭水。

秋陽下,渭水如一條黃帶緩緩東流。

這條河流見證了沿岸的歷史。

渭水在秦朝時穿咸陽而過,如今已經移至咸陽舊址之北了。

李世民騎在馬上無心想這些掌故,他目視前方心裡斟酌著與頡利的對話。

轉眼間他們已到了渭水南岸,這裡的河面上原來搭有一座木橋,唐軍撤退到這裡的時候,被尉遲敬德下令一把火燒掉了,水中還殘留著黑黑的橋樁。

李世民停馬向北岸望去,只見那面旗幡獵獵,突厥兵馬已經憑地勢紮下了許多帳篷。

李世民稍一凝神,轉頭道:“如晦,你派兩個人涉水過去,通知頡利和突利過來,我們隔水對話。”

渭水並不算深,兩名甲士涉水過去,最深處僅及脖項,只不過水流甚急。

兩人張開臂膀奮力划水,斜斜地到了下游一里處方才登岸。

封德彝在馬上向左右觀看了一陣,並不見唐軍蹤影,憂心地說道:“陛下,頡利系豺狼之人,若無勢相迫,愈益猖狂。

他若見我們僅有這數百人,萬一他大驅兵馬,我們豈不束手就擒?”

李世民道:“他不敢!我扣下執失思力不令其歸,就表明了我的態度。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