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運籌帷幄,坐安社稷,豈是簡單的刀筆吏?朕雖定天下,其實只是掛了一個名兒,內裡的功勞皆是他們所建,論功勞,他們確實在叔父之上。
不錯,你是朕之叔父,為國之至親,然畢竟為私,朕不能因為私恩而與勳臣同賞。”
李世民當場提起李神通的尷尬之事,李神通頓時變得面紅耳赤。
他張了幾下嘴,想想自己確實過大於功,不免氣餒下來,低頭退回班中。
群臣中也有不滿意的人,他們見皇上對自己的叔父尚且不講情面,遂不敢再提。
李世民又說道:“剛才所封之人,朕的舊屬確實多一些。
然他們也是積功而來,朕不會濫賞的。
魏徵強項駁重臣 唐皇思治求真言(12)
譬如秦王府舊人,有些人至今沒有官職,就生了一些怨嗟之言。
玄齡,是不是這樣?”
房玄齡出班奏道:“不錯,秦府舊人找到臣說,‘我們侍奉皇上已經好多年了,皆忠心為皇上辦事。
然皇上即位之後卻把我們忘記了,那些前東宮、齊王府之人反而都有了要職。
’” 李世民厲聲道:“他們與朕有私,然與國家無功,這正是他們與玄齡等人的差別。
君王應該至公無私,所以才能服天下之心。
朕與卿等日常的衣食,皆取諸於民,因此設官分職,就要為百姓著想,應當擇賢才而用之,豈能以朕的新舊人為先後秩序啊!玄齡,你告訴他們,若他們有能必得擢用,無才者不得再有怨言。”
房玄齡答應後退回班中。
魏徵站在班中,看李世民以理服人,很快就平息了這場小風波,心想昨晚的談話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這時孔穎達出班奏道:“陛下,臣等奉旨議論年號,已經議出了一個。
請陛下定奪。
” “好,呈上來。”
李世民觀看孔穎達呈上的奏章,見上面擬出的年號為“貞觀”,下面還註明了這個稱號的含義。
貞觀一詞源自《易大傳》中的一句話:“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他看罷後不由得喜上眉梢,說道:“貞觀?好呀,就這樣定了,來年就用這個年號。
嗯,現在離年關已經不遠了,這件事要抓緊辦。
虞卿,還是由你來擬詔,今天就要發出去。”
這篇詔令很快就發了出去。
詔曰: 朕遐觀方州,歷選前王,大道既德,至功斯革,莫不思樹風聲,用隆鼎命。
太皇膺�受圖,功成治定,鄙聖人之餘事,顧天下而睿然,永言俗累,高居物表,爰以大寶,俯授微躬,自肅奉神器,亟移灰律。
屬三正在但,萬國來廷,長世之術既弘,惟新之命方始,體元居正,今則其時,詔改武德十年為貞觀元年。
貞觀新元訓朝臣 顯德大殿勉外官(1)
每年的元日,朝廷照例要在太極殿舉行元日大典。
李淵現在仍舊住在太極宮內,大典只好在東宮顯德殿內舉行。
這裡比起太極殿來,略顯窄狹。
元日卯時,夜色依舊籠罩大地,群臣依次入殿拜見皇上。
他們邁入殿門,首先就感到了一點不同,所奏的不是耳熟能詳的雅樂,而是鏗鏘勁猛的《秦王破陣樂》。
在喜氣融融的大典之上演奏如此快節奏的樂聲,一些人感到有一絲不和諧。
李世民接受百官朝賀,九歲的皇太子李承乾在太子少師李綱、太子左庶子于志寧、右庶子李百藥的相擁下,用稚嫩的童音唸了拜辭。
諸般朝賀之禮過後,按照以往的慣例,李世民應該最先退出,百官再依次出殿。
然而李世民今天並不這樣做,他有話要說。
“眾愛卿,今天為貞觀元年之元日。
賀禮已畢,該是說說今後事情的時候了。
新年要有新氣象,眼下百廢待舉,亟須朕與眾卿夜以繼日,勤政為民。
朕想好了,今日大家可以在家團聚一天,從明日開始,就要署理公事。
嗯,待天下大事安定一些,再恢復這些假日。”
李世民的這番話,讓一些人措手不及,原來安排的一些宴請要取消了,往年要到正月初五才開始升衙辦事。
李世民接著道:“一國之中君為上,這並不是僅指其有尊崇的地位,還有一層含義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