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4)

道:“就是這樣。

兒子們,現在雖累一些,等播種的莊稼露出了頭兒,你們再來看,心境定然不錯。

等秋來收穫,會更加欣喜了。”

陳君賓共墾荒十畝,其中八畝種了旱稻,剩下二畝種下了大豆。

陳君賓夫人還讓他們在旁邊開墾了半畝地作為菜地,先在四旁點了絲瓜、南瓜和豆角,中間雜播了蕓薹、胡芹、渾提蔥等種子。

待將這些種子都植入土中,陳君賓用手背抹了一把汗水,笑道:“夫人,兒子說你為農婦並不為錯,眼下已有糧有菜了,還缺少雞、鴨。

你在家裡可以養一些雞,再讓小女趕著一些鴨來到河邊。

哈哈,這一下子就全齊了。”

一家人臉上都是汗水,紛紛綻開了笑容。

李世民眼見天下大旱,蝗災漸起,心中煩悶。

他一面下詔令各地官吏勤於本務,組織抗旱滅蝗事宜,並著手興修水利;一面令宮中及京城百官節衣縮食,囑民部訪天下災異,對受災嚴重者予以賑濟。

忙完這些事兒,他對封德彝說道:“朕憂勞天下,至多如此。

若使天下災異漸息,須靠百姓及州縣官吏盡力。

還有,就是老天感於朕的誠心,早早降下幾場好雨來。”

封德彝答道:“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心智,餓其體膚’。

陛下登基以來,遭遇旱災和蝗災,不足為怪。

相信陛下洪福齊天,定能戰勝災異。”

李世民微微一笑,覺得封德彝的話雖有拍馬屁之嫌,然聽來還是比較舒服的。

他忽然想起一事,問道:“朕讓各州舉薦人才的事兒,現在如何?”

“臣聽無忌說過,各州已經向吏部報來了名單。

無忌已令各州派人帶領他們剋日上路,赴京城接受吏部測試。”

李世民點點頭道:“好,等他們來了之後,朕要一一見過他們。

對了,封公,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陳君賓躬身稼穡 李世民痛失海鷂(8)

朕早就讓你舉賢,然時至今日,未見你向朕推薦一人。

你也看到了,如今天下事情繁亂,你應該分朕憂勞。

你不發一言,讓朕如何是好呢?”

封德彝答道:“陛下說過的話,臣豈敢不盡力?只不過臣細心觀察,至今未見有奇才異能之人,因無法舉薦。”

李世民搖搖頭,責怪道:“封公的這句話就不對了。

前代明君使人如器,皆取士於當時,不可能借人才於別的朝代。

像周文王和齊桓公,難道要他們先找到姜子牙和管仲之後,再行為政嗎?姜子牙垂釣渭水,管仲居於潁水之濱,他們皆隱於當世,若不是周文王和齊桓公慧眼識人,他們無異於明珠暗投。

還有,諸葛亮隱於南陽草廬之中,劉備三顧茅廬請其出山,佐其成就帝業。

由此來看,不管任何朝代皆有能才,只是患於不能知之啊。

封公,你知事吏部,至今未向朕舉薦一人,說起來,朕應該最先責怪你。”

李世民的這番話說得封德彝面紅耳赤,只好一迭聲地答道:“臣失職,臣失職,臣定遵皇上訓導,早訪異才。”

然後慚赧而退。

封德彝終久沒有為李世民舉薦一人,兩日後,封德彝在尚書省辦公時突然倒下。

李世民聞訊,親自來到尚書省探視,只見封德彝嘴歪眼斜,躺在那裡說不出話來,顯系中風之狀。

李世民一面令太醫為他診治,一面令尚輦局抬輿過來,送封德彝歸入府居。

是夜,封德彝再也沒有醒過來,享年六十歲。

李世民聞訊,為之滴下了幾滴眼淚,嘆道:“莫非上天要懲罰朕嗎?天降大旱又生蝗災,又損我股肱之臣。

今年先是馬三寶暴死,其後杜淹又死於家中,屈突通鎮守洛陽也死於任上,今日又加上封德彝,算來已是第四人了。

人言封德彝外謹順而善矯飾,然他與朕共事以來,數進忠策,還算盡力,如今又暴死在任上,可加以褒揚。”

當日,詔贈封德彝為司空,諡曰明。

卻說諸州舉薦的十一人到了京城,長孫無忌將此事奏報給李世民,言說要在吏部面試。

李世民欣喜異常,說道:“這十一人經過層層篩選,定非常人。

無忌,這樣吧,你將他們引入內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