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皆可參加。
對於那些沒被仙長們看中、只能留在外門修行的弟子來說,這種聽課機會無疑是珍貴的。
但上過大學的人應該都知道,為了照顧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進度,這種課講的知識一般都講得比較淺顯。
除此之外,公開課的質量如何,不光和講師的本事有關,和其性格也有很大關係。
有的老師比較負責,講課細緻且用心;有的老師則比較隨意,愛聽聽不愛聽拉倒,能學多少全看學生個人;
還有的老師只把講課當成任務,到點來到點走,學生學得怎麼樣,完全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
很不幸,劍宗內的大多數老師都是最後一種。
在傳統觀念裡,劍修和其他修仙者不同,需要大量的實戰才能成長起來。
要不是為了那點靈石,哪個劍修願意去教習院“坐牢”呢?!
內院弟子在修行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還能去請教自己的師父,外院弟子或者像青山峰這樣師徒專業不對口的,就只能靠弟子自己摸索。
這就像是大城市和小鄉鎮的區別似的,雖然學的教材都是同一份,但架不住別人私下教輔做得多、小灶開得好。
久而久之的,能不出現差距嗎?!
明黛對此表示痛心疾首。
甚至想大喊一句——
“放下那群學生讓我來!”
開玩笑。
現階段,她想教一群顯然是不現實的。
原主身為青山峰長老,以前也受邀去過各峰巡講,結果不出一週就被掌門叫去談話,說她教學方式太過生猛,學生們都吃不消,於是委婉勸退。
以前原主在的時候都收不到學生,更別提她現在已經跌落神壇了,除了峰內這幾個“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的小弟子,估計沒人願意跟她。
“沒關係,萬事開頭難,大不了就先搞小班教育嘛。”明黛信心十足地想道,反正上輩子她在青山中學也是這麼過來的。
等她重新編個教材,排個課表,別說是什麼宗門大比了,橫掃大陸指日可待!
不過在那之前,她還得先去找點參考資料才行,比如各種心法詳解,又比如歷年大比實況記錄影像之類的。
趁著時間還早,徒弟們都還沒回來,明黛收拾收拾東西,準備出門溜達溜達,瞅瞅劍宗藏書樓的大門朝哪兒開。
可就在這個時候,院外卻傳來了一道焦急的聲音。
“有人在家嗎?”
“怎麼了?”明黛推開院門,瞧見一個陌生的小女孩。
對方約莫十歲的年紀,小臉圓乎乎的,頭上用紅繩扎著兩個小丸子,像年畫娃娃似的,看起來十分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