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的行軍擺陣方法之一。它不屬於奇門遁甲之列,最初為誰所創已經無從知曉。這八十四風雲旗樁原來主要是用於安營紮寨時防止突襲的。在營寨門外或者在營寨口子上安置好,掛上大旗,不懂其中理法的撞入,便會覺得遮天蔽日、天昏地暗,道路迴圈無窮盡,再加上裡面設定的鹿角丫叉、陷坑暗絆,能夠順利逃出都不太容易。就算知道其中理法,要快速繞入也需要些時間,再加上透過的人數有限,也同樣起到阻礙突襲的作用。
但這種技法最早時還算是高明手段,後來成了一般行軍打仗都知道的基本知識。而且還找到這種佈置的弱點,更加快速便捷地就可以破開它。因為設定在寨門口的旗樁用料都不會很大,厲害的猛將索性直接一路砍斷旗樁殺入。所以好多書籍記載中都寫道:“劈開寨門”“砍破營門”,還有“燒燬營門”,這些都是指破開八十四旗樁。
這裡的石柱雖然多,卻沒有八十四根。數量雖然不夠,在佈置上倒更巧妙一些。它藉助了石柱上的樹木雜草和石柱上粗下細的造型,一入其中,便讓人有種變了天地的感覺。當然,像柳兒看到的通暢間隙其實是走不過去的,這裡也有眼障子,利用的可能是裡面的水流和瀑布。那這裡坎面應該叫什麼?這叫“雲柱礙”,標準的魯家技法,原是用於大殿與廊額中的機關,是以大殿中和廊簷下的雲柱為礙,把簡單的一座大殿變得深邃莫測,起到阻礙和困圍的作用。
石柱是按著這裡原有的山石改造的,所以在佈置上距離間隙都有許多不到位的,雖然由此產生的許多缺陷,倒也是需要行家才能看出來的。柳兒絕對是個行家,特別是對這座坎面。雖然入口選錯了,當看清佈置後,她幾步一繞就回到正路上了。這裡的坎面也沒有其它變化,和剛進來時的“雙碾槽”不一樣。也許是因為這種坎面是利用的天然環境,屬於僵沿坎(沿邊一定無法二次變化),對家沒有能力也沒有太大必要來改這個坎。
唯一讓柳兒有些心驚的是,這些石柱的上部分不時有砂石、泥土和枝葉落下,彷彿是年代久遠了,上面的山石風化得厲害。於是柳兒加快了腳步,那麼多坎面沒困住自己,要是讓塊落石砸著那才叫冤枉。
柳兒沒有在有落物的地方往上仔細檢視,如果那樣的話,她也許可以看到石柱上緩慢爬動的一些“東西”,從下面看不到它們的上身和頭部,只能看到他們不知是胖鼓還是浮腫的雙腿和屁股。面板的顏色是灰白中夾雜著暗黃,可以清晰地看到青筋血管,曲折的青道紅道交織在一起。許多隻這樣的“東西”正緩緩地往下爬落,它們的動作雖然顯得笨拙,卻很一致。
奇怪的是柳兒清明的三覺也沒察覺到這些活物的存在,是奇花異草的芳菲、鳥雀的撲鳴、潺潺的流水攪亂了她的三覺?還是她已經發現,卻不敢做出太大反應,怕驚動了什麼,只是加快步伐奔出。
過了石柱群后的景象讓柳兒屏住了呼吸。
這裡的一切都是靈動的,一切都是富有生命力的。她彷彿聽到那些無名的小花小草在向她召喚;她彷彿看到水面上蕩起的漣漪化作一張張笑臉,在對她微笑;樹叢中的和飛舞著的鳥雀都在歌唱,幾隻撲飛的雀兒和許多翩舞的蝴蝶簇圍在一掛銀練般的瀑布下,與在山石上濺起的如同飛燕般的水花追逐嬉戲。
就連圍住這裡的山體,也起伏得像是活的一般。對了,像活的什麼呢?左邊怎麼看都像是條曲折遊動的蛇,右面則像探首凝視的龜。仙龜靈蛇首尾對!這不就是風水格中的“玄武局”嗎!而且在龜、蛇頭部的合位下有一掛瀑布,這叫“玄武溢液”。從風水上講,這格局是天局,主世代富貴榮華不斷,且廣澤天下。不出天下之主就出天下首富。
在柳兒面前的是一個圓形的大水潭,水色是深綠的,整個水面繃得渾圓,就像是塊巨大的水晶。與這個大水潭相連的是瀑布下的小水潭,那也是圓形的,這瀑布更奇怪,上面飛落下一片片水花,沒入到水中竟然沒有絲毫聲息,也不濺起什麼水花,只是蕩起無數的漣漪,一圈連一圈,一圈套一圈。
兩個水潭整體看就像只大葫蘆,中間有個連線水面的狹窄口子,但看不出那裡的水是否在流動。在魯天柳這一邊倒是能看到大潭的水已經漫出潭沿,四下裡往低處流去,匯入到四散的溪流之中。
在兩圓潭交接的口子兩旁還有兩個用石塊堆壘的石柱,上面已經是青苔層層、雜草叢生,周圍邊角也很是圓滑,應該有許多年時間了。不過這兩柱子一眼可以看出是人為堆壘起來的,而且石塊壘得好像很隨意,上下錯雜,看著搖搖欲墜,好像隨時都會倒。不知道這樣的石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