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足,金山銀山養不活,夭折在豆蔻年華里。
今生,沒有施蓮兒的橫插一腳,杜雲荻和唐氏之間定然會好好的,姐兒也能足月出生,平安長大。
“因為啊,母親就是先生了大姐,再生了哥哥,然後再得了我。”杜雲蘿另編了個理由給甄氏。
甄氏笑個不停,趙嬤嬤和水月亦是笑得合不攏嘴,說了不少湊趣話。
轉眼便是臘月。
應家把合好的八字送回來,上上配的結果自然是兩家都滿意。
杜雲蘿的婚期已定,杜雲諾怎麼也不可能趕在妹妹之前出閣,應家和廖氏也就不心急火燎的了,定了來年三月放小定,秋日行大禮。
杜雲諾變得忙碌起來。
廖氏心事大定,與夏老太太和苗氏商議著去婆駝山取臘八粥的事體:“去年因著我身子不適,請三嫂代勞了,今年還是我去吧,正好也去菩薩跟前拜一拜,讓雲瀾媳婦陪我去,我替她和雲諾都求一求。”
這話說得在理,夏老太太便點了頭,又吩咐許嬤嬤同行,替夏安馨祈福。
臘八清晨。
杜公甫開了祠堂,除了祭祀,還要把新媳婦給添到族譜上,又把嫁出去的姑娘的夫家給記上。
杜雲蘿看著杜公甫提筆在族譜上書寫,心裡想著,等明年這時候,她的名字後頭也會被記下一句,她不僅是杜家的姑娘,還是定遠侯府的媳婦了。
廖氏和姜四娘去了婆駝山,趕在正午前回來,各房各院分了臘八粥。
府裡到了一年之中最忙的時候。
各家莊子鋪子的掌櫃來府中奉帳。
甄氏手中有不少陪嫁的莊子鋪子,她一面理著賬冊,一面與趙嬤嬤商議著,挑出些合適的,到時候給杜雲蘿添上。
嶺東那裡的年禮送到了京城。
比起那各式各樣的禮物,夏老太太最關心的是家書的內容。
家書是楊氏親手寫的。
裡頭提了幾樣事體,都叫夏老太太歡喜不已。
杜懷讓在嶺東的政績不錯,這幾年都評了優,今年應當也不意外,開了年很可能會升遷,不一定能回京,但若是調任他處,去處想來也不錯。
杜公甫卸任多年,這兩年出入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