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三丈之處立足,雙手向空中一抓,說道:“我這是班門弄斧,也是借花獻佛,請老禪師曬納!”只聽得呼呼風響,嵌在石壁上的一百零八顆念珠都飛了出來,落到公孫奇的手中。公孫奇隨接隨發,那一申念珠又向彌度大師飛去。每一顆念珠都是絲毫無損,而且也是在空中排出了整整齊齊的四個字,這四個字是“我行我素”。
飛珠嵌壁固然是足以驚世駭俗,但如今公孫奇把嵌在石壁上的念珠再取下來,依然絲毫無損,這手功夫的“難度”即使不在飛珠嵌壁之上,至少也不在其下。群雄雖然鄙視公孫奇的為人,但對他這一手功大卻也不能不為之喝彩。
彌度大師收回念珠,也不禁吃了一驚。他這一串念珠本來是潔白無暇的,如今收了回來,只見每一顆念珠都是黯然無光,帶上灰中透黑的色澤。不問可知,顯然是公孫奇在轉手接發這串念珠的時候,已經使用上他的邪派毒功。
念珠此發波收,不過是瞬息間事。旁邊諸人,十九都未看出念珠己然變色。但場中的第一流高手,如笑傲乾坤、蓬萊魔女、武士敦、文逸凡、東海龍、西岐鳳等人已是看出來了。這六大高手,也都是暗暗心驚,心中俱是想道:“論內功造詣,彌度大師未必輸給公孫奇,但公孫奇的毒功如此厲害,卻不知彌度大師是否能以絕世神功來抵禦它了?”
彌度大師唸了一聲“阿彌陀佛”,說道:“公孫施主既然不願聽老納逆耳之言,那麼老納只好再與施主武比一場了。如何比法,就請施主劃出道兒來吧。”
公孫奇淡淡說道:“這一場武比,請恕小可狂妄,仍然是要向大師班門弄斧。大師是當世高僧,坐禪自是大師的看家本領,小可就向大師請教坐禪的功夫。”群眾聽了,都是不由一怔,心想這個“坐禪”卻不知是如何比法?“坐禪”又如何能夠較量武功?正是:嵌壁還珠堪駭俗,且看魔掌鬥高僧。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第九十三回 悵望關河空弔影 愁生故國念離人
眾人正在竊竊私議,只見公孫奇以足為軸,在地上劃了一個圓圈,說道:“咱們都在這圈子內坐禪,我順便領教領教老禪師的絕世神功。誰要是出了這圈子之外,就算輸了。如此比法,不知老禪師可肯應承。”
眾人這才知道,公孫奇原來是以“坐禪”為名,要在這圈子內與彌度大師對掌。這個圈了僅能容得兩人盤膝而坐,比起掌來,根本就沒有餘地可容周旋,要想閃避,那是決計不能的了。公孫奇已練成了桑家的兩大毒功,彌度大師必須在這圈子內硬接他的毒掌,這當然是彌度大師要吃很大的虧。眾人俱是想道:“這賊子的心計比他的毒掌還要狠毒!”
彌度大師有言在先,這場武鬥,是任憑公孫奇劃出道兒(出主意)的。而且以彌度大師的身份,當然也不能示弱。當下彌度大師壽眉一軒,朗聲說道:“施主意欲如間,老衲奉陪就是。請。”
兩人進了圈子,盤膝而坐。公孫奇道:“小可班門弄斧,請老禪師恕我冒犯了!”左掌一抬,一個“大手印”便向彌度大師胸膛印下。彌度大師和公孫奇的父親公孫隱是同輩,公孫奇先行出掌,這還說得是按照武林中晚輩與長輩過招的規矩,可是按照這規矩,小一輩的為了表示尊敬長者,這第一招也多是“虛式”,或是為表示禮貌的“起手式”的,如今公孫奇一出手就掌擊“洪門”(胸部),這卻是對長輩的一種輕蔑。
公孫奇的用意當然是想激怒彌度大師,以便從中取利。彌度大師是有道高僧,絲毫不為所動,氣定神閒地抬起掌來,就接了他的一掌。
雙掌一交,彌度大師只覺掌心如熨,一股熱氣就似要從他掌心的“勞宮穴”攻進體內,彌度大師默運玄功,真氣凝聚掌心,公孫奇登時也覺得一股無形的潛力,就好似要從對方的掌心湧出來似的,竟然把他的掌力迫回,公孫奇也不禁心頭一凜:“少林高僧的金剛掌力果然名不虛傳!”
公孫奇右掌未收,左掌又起。他的右掌紅若硃砂,左掌卻是黑如濃墨,帶著腥腐的氣味。彌度大師以左掌又接下他的掌力。這次只覺他的拿心其冷如冰,彌度大師有數十年的童子功,金剛掌力又是純陽的內功,但在化解了公孫奇的掌力之後,身體仍是微感寒意。原來公孫奇右掌使的是“化血刀”左掌使的是“腐骨掌”,前者可令對方血液中毒,後者可令對方骨肉潰腐,而且掌力一寒一熱,相輔相成,兩大毒功互相配合,端的是厲害無比!場中識貨的一流武學行家都是不禁相顧駭然,心中想道:“幸虧是這位少林高僧,倘若換了場中的任何一位高手,只怕也決計接不了公孫奇同時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