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小說:歷史的轉彎處 作者:卡車

存放貨物。

三、 允許駐在澳門的英國商人居住廣州。

四、 英國商品在中國內河運送時,爭取免稅或減稅。

準確地說,馬戛爾尼是當時英國派往中國並常駐北京的首位大使。但很可惜的是,英國人的這個願望,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打敗清王朝後才得以實現,這離馬戛爾尼訪華已經是近七十年後的事情了。

馬戛爾尼絕非等閒之輩。1757年秋,二十歲的馬戛爾尼到倫敦完成律師實習,1764年,他被封為貴族,隨即被派到俄國談判貿易條約。出發前,當外交大臣格倫維爾建議他帶上1651年航海條例的複本時,他驕傲地回答道:“為避免增加負擔,我把它全背下來了。”這樣,他當上了談判特使。

1775年,馬戛爾尼成了英屬加勒比地區的總督。同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法國人站在美國人的一邊,共同打擊英國人。1779年6月,當法國海軍上將德斯坦率領25艘戰列艦、12艘三桅戰艦和6500名士兵出現在格瑞那達的海面上時,馬戛爾尼只有可憐的24門炮和300名志願兵迎戰。剛一交戰,馬戛爾尼的兵力就損失過半,他自己也當了法國人的俘虜。

英國軍艦

還算幸運的是,1779年11月英法兩國交換戰俘,馬戛爾尼得以回到倫敦,隨後又被派到印度擔任馬德拉斯總督。任職6年後,馬戛爾尼以為印度總督非他莫屬,但由於他當時只是愛爾蘭的男爵,在大臣們眼裡,印度總督一職對馬戛爾尼來說似乎過高了,因此他最終未能如願。

不過,馬戛爾尼隨後又有了新任務,國王喬治三世把他派往遙遠的中國,去為大英帝國開闢新的市場。馬戛爾尼的助手喬治·斯當東,也是長年跟隨他的外交老手,如果馬戛爾尼發生意外的話,將由喬治·斯當東領導使團繼續完成使命。值得一提的是,斯當東的十三歲兒子,托馬斯·斯當東,也跟隨使團前往中國,並在後來的外交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也算是此次遠航的意外收穫罷。

當時船上還有四名中國傳教士,李神父、周神父、安神父與王神父,他們在義大利教廷完成學習後搭順風船回國。由此,小斯當東有很好的機會學習中文,後來的很多照會檔案還都是出自這位小朋友之手呢。成年後的托馬斯·斯當東作為東印度公司的專員長駐廣州(1798至1816年),並用10年的時間翻譯了《大清律例》,這也是第一本直接從中文譯成英文的著作。後來,托馬斯·斯當東不僅成了當時中英關係的專家,而且還是一位知名的漢學家。

天朝的禮儀與英國人的膝蓋問題(上)(2)

面對浩瀚的大海,馬戛爾尼意氣風發。在伊麗莎白一世時代,沃爾特·雷利爵士就曾說過:“左右商業的人左右世界的財富,因此也就控制了世界。”當時,所有的英國人像下面的歌詞描述的一樣夢想飛揚:

統治吧,英國,

英國,統治那浩浩的浪波。

八百萬英國人既然“統治了大海”,他們也就相信,這次前往中國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穫。不過,東印度公司駐廣州的代理人卻不這麼認為,“中國政府對外國人一概蔑視,它對外國實力的無知使它過分地相信自己的強大。它認為派遣使團只是一種效忠的表示”。(阿蘭·佩雷菲特:《停滯的帝國》)

長途的航行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順利,在快到好望角之前,氣候變得極為惡劣,“豺狼”號一度失去了聯絡,一直到進入亞洲海域,艦隊才得以重新會合。更要命的是,船上疾病的流行導致不少船員中途喪命,他們的屍體和靈魂也都只能永遠地沉入途經的深藍大海。

這個龐大的使團帶來了眾多的禮品。英國人想把他們最新的發明介紹給中國,如蒸汽機、棉紡機、梳理機、織布機,並猜想準會讓中國人感到驚奇而高興的。英王還特意贈送了當時英國規模最大並裝備有110門大口徑火炮的君主號戰艦模型。也許,他們想暗示64門火炮的“獅子”號在英國強大的海軍艦隊裡是多麼的微不足道。

英國人在禮單中還專門提及了“榴彈炮、迫擊炮”以及手提武器如卡賓槍、步槍、連發手槍,他們想,這些東西可能會引起中國軍官們的興趣,但後來讓英國人大失所望的是,天朝的大臣絕大多數都是文人出身,他們對此絲毫不感興趣。在他們看來,這些洋人的東西,不過是些無用的奇技淫巧罷了。

英國使團還帶去了一些精美的儀器。如當時天文學和機械學的最佳結合產品天體執行儀,

英國人在廣東的商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