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1 / 4)

小說:歷史的轉彎處 作者:卡車

在中國和越南的艦隊合編成遠東艦隊,以遠東擴張的積極鼓吹者孤拔為統帥,準備攻佔福州和基隆,扣押為質,作為談判的籌碼。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英明,就在法國人組建遠東艦隊的同一天,也就是1884年6月26日,清廷為加強臺灣的防衛,在曾國荃的推薦下,淮軍將領劉銘傳被派往臺灣督辦軍務。

果不其然,8月5日,法國艦隊便殺氣騰騰地來到基隆,猛烈炮擊後見清兵撤退,法國人以為清軍不堪一擊,便開始強行登陸,不料劉銘傳早已派兵設下埋伏,等到法兵上岸後,清軍突然三路殺出,把法兵打得暈頭轉向,嚇得飛也似的向軍艦跑去。但這時突然漲潮,下船容易上船難,在清軍的追擊下,不少法兵葬身大海,幸好有軍艦炮火的掩護,不然法國人死得太難看了。

法國人本以為拿下基隆不過是閒庭信步,輕而易舉,沒想到反被打得狼狽逃竄,還損失了上百人,硬生生地吃了個大敗仗。

法國人太小看中國這個對手了。負責守衛臺灣的劉銘傳乃李鴻章的老部下,原淮軍主將之一。劉銘傳也是合肥人,作為李鴻章的部下和老鄉,兩人關係相當不錯。臨行前,李鴻章還特意麵授機宜,並撥給劉銘傳3000洋槍,還有江南製造局造的30門大炮,以加強臺灣的防衛。劉銘傳到了臺灣後,形勢大不一樣。

法國人並不甘心失敗,8月16日,法國議會決定擴大戰爭,並撥出3800萬法郎,專款專用,要用各種“必要方法”讓中國屈服。更搞笑的是,法國的外交部門在談判中也同步調整了要價,要求清廷賠償因基隆戰敗導致的8000萬法郎的軍費。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戰爭為什麼特別多,這個“贏者通吃、輸者賠款”的國際慣例起了非常壞的作用。既然打贏了什麼成本都沒有,各國當然大搞軍備競賽,以打贏為目的,迫使他國割地賠款,戰爭就等於是一樁生意。

1884年7月14日,兩艘法國軍艦趁著中法還在議和之機,以“遊歷”為名,駛進福建閩江口。兩天後,法國艦隊司令孤拔也乘軍艦到達,隨後法國艦隊居然陸陸續續地進入了福建水師的馬尾軍港。兩個近乎交戰國的艦隊同處一港,這在世界戰爭史上,也算奇事一件。

要說為什麼會出現這等奇事,說來話長。太平天國被鎮壓下去後,左宗棠在福州籌備創辦福州船政局設廠造船,當時邀請的是兩個法國人,江漢關稅務司的日意格和退役軍官德克碑,當時以這兩個人為福州船政局的技術總監,來負責設址、建造和延請歐洲洋教習和洋匠(多為法國人)等事務。

後來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由沈葆楨接手福州船政局,仍舊以法國人為主,開展了海事海軍教學、建造兵船和訓練福建水師三大事宜。實事求是地說,這些外國專家還算盡心盡力,譬如福建水師的很多戰艦如旗艦揚武號等,就是在法國人日意格和安樂陶等人的監造下完成的。一直到1874年,福州船政局和這些洋人的5年合同期滿,這些外國專家才陸續離開福州。

馬尾是閩江下游的天然良港,位於福州東南,當時福建水師和馬尾船廠都在馬尾港內。也許是有這一份師生情緣和故國友誼,或者是認為和議將成,所以法國軍艦陸續闖入閩江口並進泊馬尾港的時候,當時的欽辦福建海疆事宜大臣張佩綸、閩浙總督何璟、船政大臣何如璋、福建巡撫張兆棟和福州將軍穆圖善等人,根據清廷“不可釁自我開”的訓令,對法國艦隊的進入不但沒有進行任何的攔阻,反而給予了熱情款待。

由此,法艦在馬尾港可以隨意進出,而福建水師反處處受制,左右為難。就雙方實力而言,根本就差了好幾個檔次,福建水師的戰艦大都是法國人設計監造,由福州船政局自己生產,和強大的法國艦隊相比,根本就是拳擊賽中以輕量級對陣重量級,這仗沒法打。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基隆退敵,馬尾飲恨(2)

我們來看一下資料統計。當時泊於馬尾的法國軍艦有8艘,排水量為14500噸,重炮77門,官兵1800人。而福建水師雖有兵艦11艘,但排水量僅9900噸,普通火炮47門,官兵1100人。法國艦隊另有魚雷艇2艘,還有2艘軍艦在金牌、琯頭一帶江面,防止清軍塞江封口,保障後路的安全。

最為糟糕的是,法國艦隊是鐵甲船,而福建水師卻都是些木肋兵船,正如張珮倫所言,“船略相等,而我小彼大,我脆彼堅”,如之奈何?法國艦隊配置的都是重炮,可以輕易擊穿福建水師的木肋甲板,而福建水師的火炮對法國艦隊的鐵甲基本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