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1 / 4)

小說:新世界1620 作者:懷疑一切

年輕書生顯然也是官宦子弟,說得面前的大明官員連連擺頭做謙遜慚愧狀,但表情卻很〖興〗奮。

一番你推我讓的禮節過後,年輕書生帶著車隊從官兵分開的通道朝遠方的難民營走去。飢餓了一天的難民紛紛帶著各種口音擁在車隊兩側,喊著各種感激的口號。

入夜了,一堆堆篝火在難民營裡晃動著,勉強蓋過了冬夜的寒風,吃喝下滾燙的稀粥和少許麥面窩頭的難民們擠在篝火邊或縮在窩棚裡昏昏欲睡。

再過一段時間就是新年除夕了,但眼前的海州城外的難民卻沒有任何生活的希望般,在劉耀禹等人的私下賑濟中苟延殘喘。

難民營的最外圍,一夥強壯的漢子圍在劉耀禹的身邊,各個畢恭畢敬的表情。

“禹九哥,這是按照大當家的吩咐從附近聚攏的流民。這裡面,徐、淮、山東各地人都有,男女老少一千多口。大當家過幾天就會派船來運走,這次全靠您疏通官府了。”

聽完顏思齊下屬的彙報,劉耀禹笑眯眯的擺擺手:“哪裡話,顏大當家的真把我劉耀禹當外人了?況且弟和嚴先生也有數面之誼,能幫上顏大當家和嚴先生的忙,弟求之不得!”

面前這個有著深厚家族背景的青年如此一說,長年跑海的漢子們都應和著連連誇讚。

看著東面遠方黑漆漆的夜空,劉耀禹的微笑漸漸停在了嘴角,最後微微嘆了口氣。

因為他知道,此時此刻,從山東到閩浙一帶,顏思齊正在瘋狂地四處圈流民,表面上的理由是帶人拓殖南洋避開災荒,但劉耀禹知道這一切的後背,都是那個高深莫測的嚴曉松在指揮。

同胞拓殖海外其實打萬曆初年就不是什麼稀奇事,但趁著流年災荒如此大規模的聚攏人力南下,倘若沒有個好的照應,顏思齊這樣的舉動其實和造反差不多了。

不過顏思齊也很聰明,並沒有固定在一地大張旗鼓,而是分散在沿海許多點悄悄進行,如今的海州已算是最大規模了,據說顏思齊甚至在遼東都有人跑這些事。

動用了家族的臉面關係,劉耀禹才算打通了海州的官府門路,讓海州上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顏思齊一夥“海商”四處拉人裝船。

而劉耀禹所要的回報,就是嚴曉松暗示將來那個什麼美利堅國的大明商貨數省獨家代理權。

雖然父親是個大商人,劉耀禹也是獨子,但劉耀禹卻被從小告之不許經商,而是讀考書文,希望有一天藉助家族的關係入朝為官。但生性瀟灑的劉耀禹顯然不願意死讀書求那種表面的虛榮功名,反而越發對家族的商號生意感興趣。

加之這次無意中遇見了嚴曉松,更加勾起了劉耀禹內心那點衝動。這一次,劉耀禹就打算自己好好表現一下,以打動自己的父親。

算算日子,此時的嚴曉松大概已經和顏思齊在澳門再次碰頭,根深枝茂的李旦家族會怎麼看待這件事呢?

帶著這些疑問,劉耀禹走向了自己的馬車,打算繼續南下南京,去見自己的大伯,南京工部尚書劉殿煦,以及二伯南京禮部侍郎劉殿申,以求得對方的支援,也算是繼續加大自己的押寶。

劉耀禹走遠了,身後的海州城外難民營裡,某個角落裡,大周后裔、童生、難民三位一體的常昆,正極其沒有節操地抱著妻妾捨不得吃的窩頭猛啃著,一邊吃,還一邊長吁短嘆時局人運如何如何,身邊一堆女兒都眼巴巴地看著他……(未完待續)

………【第十九章 東風緊(二)】………

農曆臘月三十,除夕又至。

大明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數月前的一場滔天洪災,漳浦縣方圓百里如被剝光衣服的少女般遭到慘絕人寰的大自然凌辱,數以十萬計的失去家園與希望的災民朝著四面八方流散。

在通往六螯所爛泥般的道路上,一群大約百人的難民蹣跚前行,一路撿著無人過問的各類農村木器雜物。一路上並沒有發現多少有價值的東西,難民們只能垂頭喪氣地朝棲身的六螯所走去。

人群大多由青壯組成,但從身形上看,幾乎全是瘦骨嶙峋的乞丐,他們是曾經的六螯所的軍戶。六螯所在萬曆年間就已經成為廢地,如今大水天災一掃而過,軍所頭子們早就逃進附近大城躲災,只留下當地軍戶以異常堅韌不拔的小強精神還守著他們的所謂家園和顆粒無收的農田,過著無可奈何的垂死生活。

漳浦水災,導致更多四下流浪的難民進入了六螯所的地界,此時無論是自耕農還是本地軍戶,都如喪了魂般住在破舊的軍堡四周,靠著野菜樹皮果腹度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