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1 / 4)

小說:新世界1620 作者:懷疑一切

廣播裡,不知道是哪位絲正聲嘶力竭地吼著各種莫名其妙的狗血口號,是否有效不知道,但至少他的嗓門加上這篇據說出自國土安全部部長劉雲的稿子,和喧囂的人潮混為了一體。

兩艘漂亮的輕巡洋艦已經先行離開碼頭,高高的桅杆上飄揚的海軍旗在風中搖曳作響。官兵們整齊地排在船舷邊,神情肅穆,岸上,歐裔水兵的家屬則使勁搖著手,呼喊著一個個的名字。

兩個加強步兵排70多號官兵以整齊的縱隊,從街道盡頭走來,官兵們個個軍服筆挺、揹著軍囊、頂盔扛槍。在隊伍最前面,隨行軍樂隊的短笛和鼓手正演奏著《士兵進行曲》。

“……中華美利堅共和國,我的祖國,只要你讓我們繼續戰鬥,為了你,我們敢打翻整個世界!”

陳禮文准將“親自”譜寫的《士兵進行曲》,第一次公開演奏的時候,引起了國會一群絲的起鬨,原因就是就連陸軍司令也墮落地開始剽竊歷史了。

不過它的本體,那首《弗里德里希皇頌》要到18世紀才有,所以現在來看,版權顯然是歸了陳禮文了。

軍樂重複了三遍,佇列終於到達碼頭區,當陸上作戰總指揮、陸軍中尉鄧劍轉身朝一邊的陸軍司令陳禮文准將敬禮的時候,歡送的居民們爆發出了一陣高過一陣的歡呼。

佇列裡,斯科特中士和其他士兵一樣挺胸抬頭,但眼睛的餘光卻在歡送人群裡瞄來瞄去。一排又一排,幾乎每一個進入眼簾的女性,都是陌生的面孔。

“……這次作戰有海軍提供炮火掩護,作戰難度很低,沒有十足把握,不用強行登陸!”陳禮文謹慎地向部下交代著自己所想到的細節,面前的陸軍中尉幾乎是眼睛都不眨地聽著。

曾經在西點鎮建立初期血戰佩科特人的鄧劍,雖然之前只是一位普通的碼頭工人,但在戰鬥中卻表現出了堪比職業軍人的堅毅果敢和機智,所以戰後第一時間就得到了何語的上報提拔,如今已經成為中尉。

輕騎兵號飛剪商船的登船板已經開放,《士兵進行曲》再次響起,步兵們開始一一登船。斯科特中士終於忍不住了,一步一回頭地走上了船。

進入船艙前的最後一眼,碼頭上的人群裡,依然沒有看到那位朝思暮想的少女身影。

(未完待續)

………【第三十四章 百慕大奇遇】………

公元1503年,西班牙人胡安。百慕大,在距離北美東岸佛羅里達東北約1100海里的大西洋深處發現了一處面積只有50多平方公里的魚鉤狀小島。

它並不處於歐洲往返加勒比海的航道線上,從加勒比海前往北美的最佳航線更和它沒有半毛錢關係,導致百慕大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孤獨而偏僻的存在。

一直到20世紀中葉,一位自由作家開始了他極富想象力的創作,他把自哥倫布時代起,歷史上一系列的水手傳聞與航海見聞挑三揀四地套在了這裡,這座小島從此就奪走了人們的眼球,成為了人類現代歷史上最富有神秘色彩的土地之一。

即便現代學者已經不止一次證明了絕大多數“百慕大三角”事件的子虛烏有,但人們依然相信這座位於神秘三角海域最頂端的島嶼的不一般。

不管怎麼說,百慕大島從幾百年的寂寂無聞中“一雪前恥”鹹魚大翻身,不僅成為了風景秀麗的旅遊勝地,更是成為經濟全球化以來的金融重地與避稅天堂。

1622年5月16日,黃昏,百慕大群島的西北面,一支由兩艘輕巡洋艦和三艘飛剪商船組成的編隊出現在晚霞照映的海面。

“給司令部通訊,我編隊已經到達百慕大島海域,天氣良好,可以在入夜前完成登陸作戰。”

編隊總指揮、自由號代理艦長孫陽上尉放下了望遠鏡,對著大副周可民下達了指令。

為保障這次佔領百慕大不出任何意外。不光大題小做般動用了兩艘輕巡洋艦,甚至還把珍貴的短波電臺也裝到了擔任臨時旗艦的自由號上。

很快,王鐵錘的回覆就到了,同意作戰開始,海軍准將也不打算讓整個編隊在海上過夜。

一個小時後,編隊從百慕大島西面開進了格雷特灣,登陸地點定在了海灣最東面盡頭灣角、後世的漢密爾頓沿岸。之前經過德拉瓦輕巡洋艦的前期偵察。英格蘭的小小居民點和爛碼頭就在那裡。

至少在目前,百慕大島的英格蘭移民,還是“民間私自行為”。在北美弗吉尼亞遭受包哈坦印第安戰爭重創,新英格蘭還沒出現,英格蘭國王整合整個北美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