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幼人口數量極多,如果再加上近年來大量鼓勵生育而在本土降生的新生兒,估計過不了幾年,未成年人數量就會超過國內的成人群體了。
這樣一種詭異的人口結構,是中華美利堅共和國建立以來不曾仔細想過的狀態。隨之帶來的麻煩。就是教育、衛生與社會福利的負擔加成,1624年批撥的青少幼嬰專項社會服務預算就達到了30萬美元,也僅僅只能保證最基本的幾樣社會福利保障。恐怕到時候整個國家都要圍著一群孩子打轉。雖然財政壓力讓政府難以喘口氣,但只要熬過幾年,這些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與思想觀念的孩子。就能成為這個國家建設發展的新一代生力軍。
如此看來,建立更加高效的明朝華裔移民通道,增加華裔成人與青少年人口,恐怕也是目前“大西洋跳棋”計劃的初衷之一。如今每年4000多號明朝華裔的移民速度,顯然不足以確保達成某些國會議員心裡的某個人口比例預期值。
又是一輛公共馬車停在了街口,高峰時段的人流讓街頭巡邏的**們精神高度緊張。學生們哼著歌從街邊結隊走過,不小心和孩子走丟的家庭主婦在尖叫,因為一些不可避免的碰撞導致的拉扯爭執此起彼伏,男人們叼著煙在街邊閒聊大笑,年輕的情侶們彼此相望羞怯地站在街區綠化帶的最角落……
一個週末的黃昏。同樣的風景都出現在曼城市、西點鎮、銀谷鎮和百慕大雙灣市的街頭,建國三年後的中華美利堅共和國,終於敲打出屬於普通民眾生活的節奏音譜。
。
曾經的德意志地區的海德堡鄉下泥瓦匠,魯道夫。沃爾夫岡今天非常高興,正提著碩大的包裹往家走。採購的東西是如此之多,以至於他連公交馬車都擠不上去,不得不每走上百米,就要停下來休息一下。如此〖興〗奮的原因,是因為這一週內,他四喜臨門。今天要好好在家裡慶祝。
第一件喜事,他升職了。他將成為東方建築公司將來派駐蝴蝶島(瓜德羅普島)的施工隊總負責人,屬於部門經理級別。
從1621年下半年移民到現在,已經近三年過去了,老實巴交的魯道夫帶著一家八口,從契約奴一路熬到現在的正式定居權。月薪也從最早的24美元現在跳到了如今的50美元,可謂是兢兢業業、勞心勞力。
第二件喜事,是他的長子、十七歲的艾文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長島海軍學院的軍官預備班!兒子的入學通知書週一的時候直接下到了東方建築公司,在公司裡的所有工友中間引起了轟動。
從中世紀以來,軍官就天生屬於貴族權貴階層的身份,普通平民即便有著神話般的狗屎運可以發財致富,但也註定祖祖輩輩和貴族無緣。甚至一直到了19世紀初,在歐洲各國的軍隊裡,都明確規定無論任何情況下,戰報裡都不許出現士兵的名字,功勞和榮譽永遠屬於軍官。
現在,一個落魄泥瓦匠的後代進入了長島海軍學院的軍官預備班,兩年後就可以成為名副其實的海軍少尉,這樣的運氣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據說這是長島海軍學院招收的第一屆海軍預備軍官學員,總人數不過12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海軍現役官兵或商船隊水手的孩子,其中佼佼者當屬曼城內河運輸公司總經理蒙提先生的兒子,才剛滿十六的魯伊特爾,不過沒人知道這個魯伊特爾在原本的歷史中會成長為荷蘭的海軍上將。
第三件喜事,則是他的十五歲次子弗雷,今年夏天國立初級學校畢業後,也在今天收到了“常春藤”高等教育學校的入學通知書,而且還是帶助學金的免費生資格,而不是如其他同學那樣進入國立中等職業教育學校。
常春藤高等教育學校是啥?這可是今年才開辦的私立學校,幕後學校董事長是《曼城週報》主編張若寒。據說張若寒向衛生與教育部提交了近半年的申請才在今年年初透過的審批,是國家未來正式開放國民高等教育的社會試點。
那個奉行“原創才是生命”的文青,很罕見地也剽竊了一把歷史,學校的名字取得極其無恥!
據說能進入常春藤私立學校的學生要麼是財大氣粗的船員家庭,要麼是高階技工家庭,要麼就是政府公務員家庭。入學考試成績要求極其嚴格不說,學費huā銷巨大不說,甚至永久定居權家庭戶口也都成為硬性要求之一。
所以,按道理以弗雷的正式定居權家庭戶口,是不可能被常春藤高等教育學校錄取的,哪怕弗雷在國立初級學校的成績一直排名第一。
原因就是第四喜,由於弗雷的哥哥艾文成為了長島海軍學院的軍官預備班學員,算是加入了軍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