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謝幕
蟲。
在地球科學界有明文解釋。
狹義上是指動物界中無嵴椎動物的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的動物,六足動物總綱(包括原尾、彈尾、雙尾、昆蟲四綱)均泛稱昆蟲。
廣義上可用於對某些生物的泛稱,並不侷限於節肢動物門。如原生動物門中的鞭毛蟲、肉足蟲、纖毛蟲;扁形動物門中的渦蟲、絛蟲、吸蟲等。還有腔腸動物幼年期的浮浪幼蟲等,雖名為蟲,但非昆蟲。
而在遙遠的星際當中,有一顆氣態星球,是行星,圍繞著兩顆恆星運轉。
這顆星球沒有名字,因為並未誕生有足夠智慧的生命,只有一種類似於蟲的生物。
蟲的身體是柔軟的氣態,因此可以在星球的任何地方遊動,除了核反應釋放高溫的星核內部。
氣態蟲族種類繁多。
但總的來說,都要經過氣芯、氣蟲、氣蛻、蟲王四個階段,用地球的術語解釋,這屬於完全變態發育。
氣芯是氣態蟲族的卵,是具有生命基因的大分子氣態生物結構。
當氣芯吸收足夠的能量孵化後,就成為氣蟲,氣蟲是具有蟲類形態的幼生階段。這樣的氣蟲千奇百怪,各種形態都有。而且大部分的氣蟲都會因為外界環境的變化,改變自己的形態結構。
有時候可能是一團圓球,有時候則張牙舞爪。
“幻”就是一隻氣蟲。
生活在星球的淺表區域,那裡氣體稀薄,環境惡劣。星球外圍氣體經常爆發巨大恐怖的風暴,持續無數個雙恆星日,每一次風暴誕生,都有大量氣態蟲族被吹散身體,成為星球氣體的一部分。
幻很幸運,只經過一次風暴,並在隨波逐流的過程中,吞噬了很多破碎的氣態蟲族屍體,得以成長壯大到氣蛻。
氣蛻,是指氣態蟲族的體型達到一定階段,因為氣態結構十分鬆散,脫離束縛,無法再維持自己氣體身體。
這時候氣體身體,就會漸漸內縮,成為內部液態外部氣態的結構。
是一種蛻變。
氣蛻再逐漸壯大,最終會完全成為液態。
完全液態的氣態蟲族,就是蟲的成熟體,是蟲王。蟲王可以孕育新的氣芯,壯大族群,繁衍生息。
身為氣蛻的幻沒有來得及成為蟲王。
幻生活的星球,忽然降臨一個奇怪的東西,直到很久很久、物是蟲非的時候,幻才明白,那個奇怪的東西,叫做寄生源頭製造。
寄生源頭製造,是一個名字。
它屬於另一種形態的生命宇宙火種。
全金屬形態的生命。
它的來不可考,它的經無可查,它的強大難追溯,但它的行為幻清晰的記得。它來到氣態星球后,在星球中游蕩了很久,觀察、研究過很多氣態蟲族,幻就是眾多被研究的蟲中一隻。
研究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把氣態蟲族改造成宇宙火種。
它稱之為傳承。
大概一千多個雙恆星日後,寄生源頭製造在研究死了無數只氣態蟲族後,終於成功為氣態蟲族賦予金屬基因,染上金屬結構。
幻沒有具體被改造的相關解釋,只知道有一天,自己忽然就有了意識,並學會整理自己的記憶。
生成一個自我,去思考去學習。
而這時候,寄生源頭製造已經消失……死了,自殺了。
準確的說,是它用自己的火種,改造了氣態星球的生命,使得一隻一隻氣態蟲族誕生……星球外圍的氣體也變成金屬,在星球表面凝結出一個金屬外殼。金屬化的蟲就生活在金屬殼上面。
廝殺、繁衍。
並誕生了簡單地文明。
強大的金屬蟲組建了自己的蟲族。
幻也成為最強大的金屬蟲之一,在身體成熟為蟲王后,透過無性繁殖,孕育大量的子孫後代,組成一個強大的蟲族幻蟲族。
幻為自己改名為幻影之翼。
因為無時無刻不在渴望飛行,那是身為氣態蟲族的時候,就具有的自由追求。最終幻影之翼成功進化出四隻翅膀,可以在金屬殼上飛行。
又是無數個雙恆星日過去。
蟲王幻影之翼在殺戮中成為強大的金屬蟲,同時也在不斷探索金屬生命的意義。幻影之翼走過寄生源頭製造走過的軌跡,找到對方遺留下來的資訊。
最終得到一個完整的線索。
寄生源頭製造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它是一個衰竭的恆星級宇宙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