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宜昌往西,大致沿著長江河道,往前走一段,就到了秭歸縣。秭歸縣是三峽大壩所在地,沈聰一直想知道,三峽大壩到底有沒有被幾次大地震摧毀。
“恐怕是早已經被摧毀,我們在重慶市區有建立過聚居地,大概是在一年前,發現長江的水位急劇下降,很多原本的三峽庫區都已經重新露出河面。”吳莎莎如此說。
理論上,在金屬鏽蝕之後,三峽大壩無法承受庫區水壓造成的巨大應力。
不過沈聰是不到黃河心不死。
早就想要去看看三峽大壩。
幾個小時功夫。
三峽大壩到達。
一如吳莎莎所說,三峽大壩已經崩毀,三峽水庫又變成原本的彎曲河道。不過三峽大壩雖然崩毀,但依然保留著幾處遺蹟。原長十九公里的攔河大壩,至少還殘留著八公里左右的斷斷續續壩體。
高聳的斷裂壩體,無聲訴說著舊世界人類文明的崢嶸輝煌。
就在沈聰駐足觀看三峽大壩的殘存時,一處浸泡在河水中的壩體,忽然就這樣倒下、坍塌,砸進冰涼的河水中,崩碎的混凝土塊翻滾著,被衝向河道下游。
直至浪花平息。
河水靜靜流淌。
“舊世界……終究已成過眼雲煙。”(未完待續。。)
第755章 粒子級遍地走
三峽大壩的輝煌與殘破,已經無足輕重。
自打進入秭歸縣境內後,白雪堆積的景象迅速消退,空氣中重新有遊離活性在飄蕩,溫度也直線上升。
“附近有火懸河。”沈聰找出溫度上升的原因。
那是一條很長的火懸河,周圍綠意盎然,許多進化獸在火懸河附近徘徊,時不時可以看到有進化獸從火懸河中爬上來。
沐浴在火種能量充足的火懸河之中,對進化個體來說,是一種美妙的享受。
道哥最愛的就是在岩漿中泡澡。
不過它只能偶爾進去小憩一會,吳莎莎騎著秋丫在前面帶路,金剛號拖著火車隊,隨後旖旎跟隨。
四腳龍獸和黃大仙進入粒子級後更名的黃鼬獸,左右護衛。
這一路上雖然山路崎嶇坎坷,但危險並沒有多少。也就是遇到幾波智商比較低的昆蟲群體,悍不畏死發起攻擊,無需沈聰出手,秋丫、小四、黃大仙就直接橫掃昆蟲群體。個體強大後,已經無法用群攻戰術抹平差距。
“黃老闆,我們現在走的地方大概是剛到巫山縣境內,北邊是大巴山山脈,南邊是武陵山山脈,長江橫貫而過。這裡非常危險,就是秋丫和浣浣進入粒子級之後,也不敢輕易踏足這裡。”
吳莎莎作為嚮導,為沈聰介紹。
她曾經是大熊貓秋丫的飼養員之一,跟秋丫關係最好。世界末日之後,秋丫變異,她也變異,順利成為戰鬥夥伴。作為蜀地建設者強的戰鬥力,秋丫沒少被派出去,勘察四川盆地的周圍情況,吳莎莎一直跟隨著。
“我跟秋丫一起,向北勘探過秦嶺,向西勘探過橫斷山脈,向南勘探過雲貴高原,向北穿越過巫山,遇到黃老闆。山區裡的危險非常大,比秋丫強大的進化獸,我們撞見過好幾只,每一次都依靠秋丫的直覺才規避掉。”
沈聰聽得雙眼發亮:“你撞見過比粒子級更強大的進化個體?”
“是的,其中有幾隻,只是秋丫感覺到對方的氣息,就遠遠避開,不知道是什麼存在。但有兩隻,我看得很清楚。”
“是什麼樣的存在,在什麼地方發現的?”
“一隻應該是亞洲象的變異體,在涼山的雷波縣境內,當時我看到的是,那隻亞洲象在馬湖中洗澡,帶著一隻小象。等我和秋丫想要靠近的時候,大象就發出危險的警告,然後帶著小象迅速消失在密林中。”
馬湖是與邛海、瀘沽湖齊名的四川第三大天然高原湖泊。
沈聰暗暗記住這個地理位置,準備有空閒就去搜尋一下那隻大象的存在。
吳莎莎繼續說:“還有一隻是豹子的變異體,當時秋丫和浣浣一起勘探秦嶺,剛到巴中地區的時候,就受到豹子的襲擊。浣浣被咬傷,差點死掉,要不是秋丫冒死上去救援,後果不堪設想。”
從吳莎莎的敘述中可知,山區之中,強大進化個體,遠超平原地區。
沈聰知道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
中國在舊世界的時候,東部廣大區域,都是人口稠密地區,人類活動頻繁,破壞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環境,導致大型野獸稀少,野生動物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