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lv1之後還可以繼續進化,那麼從時間上來看,在lv0。999、lv1、lv1。001時,變異生物體的變異體徵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細微的差別肯定有。
尤其是lv1代表著活性量已經達到了極限,一旦到了這個極限值,是停止進化,還是產生質的改變,都是未知的資訊。
現在沈聰終於獲得了第一例lv1**樣本,自然要好好的觀察研究。
“有兩顆很大的珍珠。”沈聰先看見的是包裹在薄膜中,緊貼著蚌殼壁的大珍珠,珍珠顆粒很大,約莫有50公分的直徑,呈橢圓形不是很規則。
暫且沒管珍珠。
繼續觀察。
河蚌是軟體動物,除了兩瓣堅硬的蚌殼,內部全都是柔軟的肉,收縮成一團,一點殺傷力沒有。
只要開啟了蚌殼,就沒有絲毫辦法阻止沈聰對它的仔細研究。
很快,沈聰就發現了一絲不同之處。
珍珠老蚌的肉,與之前沈聰殺掉的珍珠蚌肉,有一種細微的,但是非常奇特的改變……(未完待續。)
第210章 全金屬狂想曲(為成為海盜王的男人打賞加更…2/2)
沈聰閒暇時間很喜歡看有關生物的書籍和影像資料。
前段時間他看過一個紀錄片,記錄的是澄江生物群的研究資料,並透過特效技術,還原了5。42億到5。3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多彩生物群的爆發式演化。
澄江生物群的發現,對達爾文的進化論提出了重大的挑戰,很多生物學專家認為進化論並不總是正確的。甚至宗教也攙和進去,提出了各種神創論,認為是神創造了寒武紀爆發式的生物多樣性。
不過隨著對地質、對古生物的正確認識,結合寒武紀大爆發是發生在一兩千萬年間的時間裡,這不僅不是對進化論的反駁,而發是對進化論的有力補充。
因為寒武紀時,地球溫度升高生物復甦、氧氣富足臭氧形成、火山頻發增加海洋營養、磷礦形成在這個時期、雄雌性別出現,都是促使生物大爆發的原因。
這些條件綜合起來,最終發展修繕了達爾文進化論,中國科學界也在2019年7月1日,澄江生物群發現三十五週年,把“進化論”的翻譯修改為了更合理的“演化論”。
自1859年達爾文發表了經典鉅著《物種起源》,促使人們開始思考,自己從何而來這個十分哲學的問題,一百多年間的探索與研究,發展和完善了從無到有,生命繁衍生息所創造的奇蹟。
提出了“間斷平衡”理論:“生物的進化也好、演化也好,並非總是漸進的,而是漸進與躍進並存的過程。”
……
之所以想到了演化論,是沈聰看到了珍珠老蚌體內的變化。
他解剖了很多珍珠蚌,挖走了珍珠,也剝下了完整的活性核心蚌殼。因此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蚌殼與蚌肉之間,有著明顯的分割界限。
活性核心在生物體中,是有著特殊性質、相對獨立的組織部位。
因為多是一整塊完整的骨頭,漸變成了半金屬的活性核心,所以界限明顯,能夠輕易的剝離開。
但是在珍珠老蚌體內,沈聰卻看到,這種界限正在模糊。
與蚌殼相連的部分蚌肉,已經發生了金屬漸變跡象,與蚌殼粘連在一起,無法很好的剝離開。
也就是說,活性核心已經“侵蝕”到了身體組織中,連線處的肉開始金屬漸變,其它更遠處的肉,也有輕微的金屬漸變跡象。
像是癌細胞擴撒,全身都在癌變。
沈聰割掉了一塊金屬漸變的蚌肉,在他的感知下,這塊蚌肉中,確實有著屬於活性核心的輕微反應——活性流失速度放緩,注入活性後,還能激起輕微的銳化反應。
而且奇特的是,這塊蚌肉,並沒有變硬,還和周圍正常的蚌肉,保持同樣的柔軟度。
不同的是,這塊肉切割的時候,有種在切割金屬的阻塞。
“兼具了肌肉的柔軟與金屬的硬度麼?”沈聰眉頭緊鎖,一時間有些不知道作何反應,腦子裡有點亂。
他對lv1時代憧憬過很多次,也包括幻想過生物體全都變成了金屬,一個一個金屬疙瘩走在地面上……但是真的看到了這種跡象,心裡卻憋得慌。
珍珠老蚌的活性核心,已經開始侵蝕周圍組織,全身也都輕微“病變”,這確確實實是從有機的生命形式,在向無機的金屬形態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