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3 / 4)

人搶著吞噬。

所以每次都是拿自然載具做實驗,自然載具就是現在的工業車床,二十四小時不歇息,製造戰區所需的金屬器具,根本抽不出多少時間給實驗室研究。

每天頂多留半個小時做實驗,不能隨意改變和破壞自然載具的形狀。

實驗既不夠嚴謹,也不夠持久。

難以得出有用資料。

“圖騰化理論上應該可以,但是首先要滿足對稱的關係,如何才能滿足?載具的天賦各不相同,除非把一個鐵核切割成兩半,反正鐵核可以隨便融化,並不會……等等,融化?鐵核是可以融化的!”

沈聰雙眼睜大,一道靈光劃破漆黑的腦海。

(未完待續。)

第362章 成功誕生於爆炸

夜空中一道流星劃破漆黑帶來璀璨光芒。

沈聰豁然想到了融化這個關鍵的點,鐵核是載具的核心部位,別人的載具是無法被自己合金、延展,用來塑造形態,唯一的辦法就是融化成液體,然後均勻分成兩份。

對這兩份融化後的鐵核做文章。

不過這也很麻煩。

鋼鐵的熔點在1353攝氏度,鐵核的材質大部分都是鋼鐵,因此也差不多。這個溫度非常高,想要達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前沈聰都是用電焊來融化鐵核,合金吞噬。要用電焊來把偌大的鐵核全部熔化成鐵水,這明顯不現實。

現在需要用到坩堝和高溫熔爐。

理論知識並不高深,沈聰很快就設計好了方案。

他用的方案是農村倒鋁鍋的土製辦法,高溫熔爐用來加熱到超過1353攝氏度,坩堝用來融化鐵核。高溫熔爐的燃料,可以用煤,新合肥和淮安市貿易路線開通後,淮南的煤炭拉了不少過來。

等熔化成均等兩份鐵核溶液後,再去實驗圖騰化效果。

想到就去做。

沈聰很快又返回了淮安市,找到專家,然後諮詢了高溫熔鐵的相關問題,包括爐子怎麼打造、煤炭怎麼新增、坩堝怎麼選擇等等,將自己的熔鍊方案,設計得更加完整。

東部戰區有耐高溫的石墨坩堝,熔鍊溫度可以達到1800攝氏度,最適合熔鍊鐵核。

花錢直接買下一大兩小三口石墨坩堝。

高溫熔爐可以用耐火土簡單燒製,不追求長期使用,馬馬虎虎弄一個就可以了。煤炭買了一噸多,足以保證充足供應。

如此,沈聰將所需裝置採辦妥當,回到半塔鎮大塔山下。

建造高溫熔爐,搭建坩堝,開始熔鍊。

先用普通的鋼鐵試驗一下。

煤炭點燃,爐子裡的溫度慢慢增加。按照專家的形容,沈聰先給石墨坩堝均勻受熱,再慢慢填充足量煤炭,增加爐內溫度。將鋼鐵投進爐中,持續新增煤炭,把整個洞穴裡都烤的熱烘烘的。

隨後,鋼鐵一點一點融化,成為了紅彤彤的鐵水。

高溫熔爐的溫度可以融化鐵。

倒掉鐵水。

這一次沈聰選擇了救護車的鐵核,實驗方案的選項列表很多,沈聰先選擇了小份量的液態高頻共振實驗。

切割下鐵核部件,很快如同鋼鐵一樣,變成了一灘鐵水。

依然保留著鐵核應該具備的特殊活性波,事實證明活性波並不會受到高溫的影響,既沒有被破壞,也沒有發生性質改變。

要使得這一攤鐵核溶液產生共振,需要用到活性引導。

這不難,沈聰早就想到。利用大金剛延伸出一部分結構,深入這攤鐵核溶液中,快速引導鐵核溶液的活性波高速共振。

固態的鐵核,無法被引導、被合金。

液態的可以。

當大金剛延伸的棍子深入鐵核溶液後,沈聰迅速集中精神,趁著棍子沒被融化之前,引導鐵核溶液共振。

共振對於沈聰來說,再熟練不過。

所以,沒有等多久,一鍋救護車鐵核溶液,就隨著活性波的加速,開始加速顫動,頻率越來越高,震動越來越強。

最終,轟一聲。

整鍋鐵核溶液產生了水波一樣的顫動,液麵劇烈的高頻震動,上下起伏。

鐵核溶液被引匯出共振了。

就像是當初金核被引導共振一樣,活性波開始形成特殊的漩渦狀的“場”,四周圍空氣中游離的活性,立刻被這個場吸引過來,濃度大幅度上升,並圍繞著場不規則轉動。這個鐵核溶液的共振,已經有圖騰的效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