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2 / 4)

小說:回到唐朝當皇帝 作者:無組織

說道:“主意不錯,這樣一來,不但減少了官吏繁多的問題,也正好肅清吏治,節省了財政支出。”

李世民剛說完,房玄齡適時的道:“漢王殿下說的不錯,微臣以為此法可行。”

李世民又向杜如晦、魏徵詢問,兩人覺得李恪的建議挺好,應該採納。然後,李世民又問長孫無忌道:“鋪機,你認為呢?”

長孫無忌沒想到李恪的腦子裡能產生如此良策,嫉妒的同時,對他不敢再有半點輕視。而此刻,眾人都已贊同,只有長孫無忌還未說話。李世民一問。他忙回過神來,道:“臣對殿下的辦法沒有異議。”

李恪看了長孫無忌一眼,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絲寒光,他知道,長孫無忌已經不再輕視自己的存在,輕視自己的弱小,他已經把自己當成了他的敵人。

李世民又對李恪道:“各道分的如此詳細,你似乎早有準備啊。”

李恪一驚,解釋道:“兒臣在考慮如何在大唐舉辦蹴鞠聯賽的時候,因為以前的劃分比較混亂,才有了這樣一個設想,本來想在長安城賽舉行完了之後再稟報父皇。”

李世民感興趣的問:“你還想到了什麼?繼續說吧。”

李恪坦陳道:“兒臣認為,在官吏的選拔上要四時聽選,隨闕注擬,人以為便。以往選擇官吏的時間太短,地方也狹窄,不能充分的挖掘人才。”

李世民聽了,感覺很有道理,就問大家:“眾位愛卿覺得如何?”

這次封德彝搶在了第一個發言:“皇上,老臣認為殿下所說甚好,臣贊同。”

蕭瑀跟著說道:“臣也贊同。”

房玄齡和杜如晦也道:“臣贊同。”

魏徵在一旁想了許久,也回覆道:“微臣贊同殿下所說。”

李世民見眾人都贊同李恪的辦法,心中很為李恪的才能感到高興,他對房玄齡道:“尚書省再好好拿出個詳細的方案,明天早朝的時候大家再討論討論。”

房玄齡拱手道:“臣領旨。”

眾人見到李恪又出風頭,心中想法不一,封德彝和蕭瑀是高興,房玄齡和杜如晦是驚訝,魏徵則是一臉的沉思,長孫無忌除了嫉妒,還開始對李恪戒備起來,他沒想到李恪三番兩次在李世民面前展露才華,如此怎麼能行呢?該是想個辦法的時候了。

李世民見事情已經討論完畢,就讓眾人離開,不過,他單獨留下了房玄齡和杜如晦。

他先問房玄齡道:“玄齡,你覺得李恪最近的表現如何?“

房玄齡一驚,忙道:“漢王殿下才思敏捷,才華橫溢,可謂大才,可堪大用。”

“克明呢?有什麼看法?”李世民又問杜如晦道。

“皇上,殿下如此年紀竟有這麼過人的才能,讓臣驚訝,只是殿下年紀還小,缺少歷練。如果再過幾年,必定是我大唐的中興之臣啊!”

李世民聞聽,心裡更加高興,他自己從一開始就覺得李恪做出的決定是正確的。

兩人和李世民又談論了一些話題,看看時間不早,離開了兩儀殿。

“中興大臣?”李世民回想著房杜二人對李恪的讚譽之詞,自語道:“缺少磨練,難以成大事啊,看來,朕不能對你太多寵愛了。”

第五十二張章 陳其的安排

從兩儀殿出來,李恪到千秋殿看望了下楊妃,那次演練賽看決賽時,楊妃心裡雖然很想誇獎李恪一番,因為李世民在場,她和李恪幾乎沒能說上幾句話。此刻見到李恪,自是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免不了對李恪一頓表揚,李恪聽得出,楊妃語氣中很為有他這個兒子感到驕傲,這讓他非常欣慰,便留下來和楊妃一起吃了午膳。

李恪回到漢王府時,已是下午時分,剛來到書房,就聽楊恩稟報,說馬周、劉仁軌,許敬宗求見。李恪讓楊恩將三人帶到書房。四人坐定之後李恪問道:“賓王、正則和延族不知來找本王所謂何事?”

馬周首先開口道:“殿下,長安城賽的公告已經發布出,時間定在十一月二十。對於蹴鞠司來說,準備的時間只有二十天,很多事情微臣和正則還有延族都拿不定主意,還需要和殿下商量下。”

李恪知道馬周辦事認真,態度謹慎,就問:“賓王你和正則辦事本王放心,說吧,有什麼需要本王支援的?”

劉仁軌道:“殿下,長安城賽參賽隊伍多,規模大,需要的裁判員和計分、匯總等的人員比較多,微臣想和賓王在長安公開招募士子,然後再培訓他們,讓他們儘快成為合格的蹴鞠人才。”

“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