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部分(1 / 4)

小說:回到唐朝當皇帝 作者:無組織

此不斷地嘶喊,召喚。

隋亡距離貞觀年間不遠,很多軍中將士的父輩都戰死在了遼東。

大唐的子弟豈能忘記這段刻骨銘心的仇恨?

就在這一陣慷慨激憤的戰意之中,李世民的車架緩緩的離開了長安城。

PS:不想說太多,既然已經答應了說在二十六號的時候三更,就必須要做到。但是,白天更新出了問題,老三隻能在夜上碼字補上自己承諾過的章節。希望大家繼續支援《回唐》,繼續支援老三。

第六百七十八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

李世民離開長安率軍親征,李恪便依照兵部的調令,在第二天也離開了長安。

李恪的西北之行主要的去打醬油,目的是躲避長安城即將出現的風波而已。

因為,他心裡很清楚,在自己受到李世民似有似無的猜忌的情況下,再加上長孫無忌這隻老謀深算的老梟和太子黨一幫老臣的攻訐,在李世民離開長安後自己還留在長安城,這是最為不智的決定。

所以,李恪的去西北的行程倒是不快,慢慢悠悠的,花了半個月時間,這才來都了華州。

前任的華州刺史是柴紹,因為病情的緣故已經在長安修養,現任的華州刺史是李恪的心腹孫貳朗,他是李恪絕對的心腹,李恪才將他安排在華州,而他又是軍政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權勢很大,不比一般的都督差多少。而李恪之所以這做也有他的目的。因為,華州是大唐經營了十數年的重鎮,以前他是大唐對付吐谷渾的西北要塞,是西北大軍的屯糧之地。現在,即便西北戰事已經結束,可李恪也給自己安排了一條路,那就是便今後發生什麼不測,他儀仗的無非就是西北大軍,而只要華州刺史是自己的人,西北大軍的糧道就不會斷。這樣即便自己跟長安發生什麼齷齪之舉,自己也不會陷入被動的局面。還有一點就是,李恪讓柴哲威開通了通向西域的商道,他還給了柴哲威一個秘密的命令,那就是更多的將糧食儲存在華州,以備今後的大軍所需。

李恪在西征吐蕃的時候就位自己想好了退路,那就是經營好西北,扼住長安的西北大後方,再加上幷州的精騎和漠北的突厥精騎,只要長安有什麼動靜,幷州大軍五天就能殺到,而漠北突厥精騎可以長驅直下,而西北精騎也還需要十天的時間就能殺到長安城下。

只是,起初他以為自己的這個計劃部署的天衣無縫。

但現在透過武媚孃的一系列分析,再加上李世民對他的猜忌,他發現自己的舉動早已被李世民發覺。

李恪認為李世民會猜忌自己,估計就是看穿了自己在西北的部署。可是,自己不這樣部署又能怎麼辦?李世民在的時候自己還能活,要是死了呢?李恪沒有選擇,他只有這麼辦。

“卑職參見殿下!”

孫貳朗率領華州諸將向李恪施禮。

“貳朗,華州一向可好?”李恪淡淡的問道,其他華州諸將聽不懂,但孫貳朗聽的很清楚。

“殿下放心,華州很安全!”孫貳朗淡淡的笑道。

作為軍旅老卒,透過這段時間,有了李恪給他的兩萬陌刀兵,他已經在華州組建了自己的班底,現在的華州他的絕對的核心,沒有人敢於跟他作對。而這就是軍政一把手的真正好處,將軍政和民政大權抓在自己的手中,才能真正體現出自己的權利,不然只管軍或者只主政都會受到另一方的牽制。

“恩,你辦事本王很放心!”李恪也笑道。

對於孫貳朗,他確實很放心,才會將這麼重要的位置給他。

李恪在華州逗留的時間不長,只休息了三天的時間就來到了涼州,涼州守將也是李恪的郭侍封,李恪對郭侍封勤勉了一番,這邊繼續向西而行,終於在十天之後來到了大唐的西北大城青唐城。

因為便於管理西北,李恪建議將青海王蘇定方的西北治所設在了青唐城。

而在青唐城除了青海王蘇定方之外,還有協助蘇定方管理民政是狄知遜。

李恪到青唐城,蘇定方和狄知遜出城相迎,將李恪迎到了蘇定方在青唐城的王府。

雖然是青海王,位高權重,爵位顯赫,但蘇定方的府邸很簡樸,沒有一絲奢華之風。

“定方啊,你的王府也該修建修建了!”李恪淡淡的說道,“青唐城不必長安,氣候寒冷,環境乾燥,你要適時的改善下自己的居住環境啊!”

“多謝殿下關心,只是微臣久居軍旅,習慣了軍中生活,住不慣奢華的府邸!”蘇定的回答道,他絲毫沒有因為自己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