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在伊裡安島上的華北野戰兵團袁景豪部,渡海南下,對澳洲戰場日軍形成兵力上的絕對優勢。
於澳洲戰場上,殲滅日軍唯一的一支海外重兵集團,是澳洲戰役的核心目的,唐秋離不能讓澳洲戰場上的日軍,有機會撤回日本本土,放虎歸山,以免給將來進攻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增加困難。
所以,即便是付出再大的代價,唐秋離也要讓澳洲戰場,成為近二百萬日軍士兵的葬身之地,日本人失去了最後一支海外重兵集團,本土防衛兵力空虛以極,澳洲決戰的意義就在於此。
直屬兵團和蘇魯機動兵團部隊,在羅伊希爾、桑古和曼多拉等地,休整了三天之後,唐秋離和唐秋生指揮著五十餘萬大軍,揮師北進,進攻幾乎沒有日軍主力部隊的澳洲西海岸地區。
西線戰場上的獨立師部隊,終於有所行動了,這是伊藤嚴三郎大將既想看到,又怕看到的事實,倘若西線戰場上的獨立師部隊按兵不動,他寢食難安,可動起來之後,他又感到空前的巨大壓力,最大的難題,是伊藤大將手裡,沒有足夠的兵力了。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第三千一百一十章 全線防守的日軍
跌經苦戰,損失頗為嚴重的日本澳洲方面軍在中線戰場上的總兵力,即便是補充了八萬多人的新銳兵力,也不超過四十萬人,如果僅僅是面對在麥克唐奈山區的馮繼武娘子關守備兵團部隊,日軍兵力依然佔有優勢。
但現在,伊藤嚴三郎大將要面對的,是騰出手來的西線戰場上,五十餘萬獨立師大軍,還有隨時可以出麥克唐奈山區,重新北上進攻的數十萬獨立師部隊,肋骨獨立師部隊的兵力加在一起,對日軍形成的絕對的優勢兵力。
因此,接到報告之後,還沒有從西線戰場慘敗,丟了三十多萬人的痛苦之中掙脫出來的伊藤大將,臉色更加如同死灰般難看,他面臨空前的危機,西線的獨立師部隊進攻意圖,毫不掩飾,從桑古和曼多拉一線北進。
而在桑古和曼多拉以北地區,澳洲方面軍的地方守備部隊,充其量不過四萬餘人,甚至沒有一支成建制的師團,面對五、六十萬獨立師部隊的進攻,伊藤大將知道,連招架之力都沒有。
而一旦西海岸一線失守,西線戰場上的獨立師部隊,可東向進攻,在中線戰場上,再一次上演西線戰場上,對帝國皇軍部隊前後夾擊的一幕,伊藤大將更知道,這樣的結果,就是大日本帝國輸掉整個澳洲戰爭。
現在的澳洲戰場態勢,對於帝國澳洲方面軍來說,就如同一艘到處漏水的破船,需要四處修補。但卻沒有那麼多的人手,面對危局。伊藤大將心力憔悴了。
帝國在北美戰場上的兵力,差不多都調到了澳洲戰場上。現在僅剩下不到二十萬人,其中,還有六萬多人,是歸原帝國北美作戰司令部參謀長,現任司令官的南野大將指揮,能夠繼續增兵澳洲戰場的,僅有十三萬人左右。
伊藤大將一面急如星火的命令北美戰場上的十幾萬人,以最快的速度開赴澳洲,一面冥思苦想。如何來應對眼下的危局,四十餘萬兵力,看似不少,但如是分兵兩個方向,都會處於兵力上的劣勢。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澳洲中線戰場和西線戰場連續的失敗,澳洲方面軍損失了六十多萬兵力的情況,已經瞞不住大本營的耳朵,據說。天皇陛下為此勃然大怒,責成大本營總參謀部,干預澳洲戰事,必要時。可取代澳洲方面軍司令官伊藤嚴三郎的指揮。
現在,伊藤大將的面前,就擺著大本營總參謀部的敕令。“驚聞帝國皇軍部隊,在澳洲戰場接連遭到支那獨立師部隊的挫敗。兵力損失嚴重,天皇陛下不勝怒火。不勝失望之極!”
“現在已經授權大本營總參謀部,干預澳洲戰事,但經過陸軍部和總參謀部的慎重考慮,暫時不直接插手澳洲戰場指揮,限期澳洲方面軍司令官伊藤嚴三郎,在一個月之內,改變澳洲戰場上,帝國皇軍部隊的被動局面!”
“大本營還有第三批意式裝備,陸續運抵澳洲,以增強你部的實力,另,根據天皇陛下的諭令,大本營已經在考慮,帝國澳洲方面軍新的司令官人選!”
敕令到此戛然而止,但意思卻很明白,只給伊藤大將一個月的時間,到時候,未能改變澳洲戰場帝國皇軍部隊的劣勢,對不起,大本營要換人了。
面對大本營如此咄咄逼人的敕令,伊藤大將一點兒脾氣都沒有,他清楚,自己的活兒乾的太水,帝國不惜國力採購大批意式重灌備,還把海外的全部兵力,都調到澳洲戰場,可卻接